至于为什么要派僧人给他的儿子们,有可能是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在僧人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变成安分守己的藩王吧。
朱元璋给朱棣的僧人叫道衍,这个道衍据说啊,看相特别准,他在一众藩王之中就觉得燕王朱棣格外具有王霸之气,于是某一日啊,他问朱棣道:“大王,你要白帽子不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王加白,可不就是皇吗?】
第8章
【这就是有名的“臣奉白帽着王”,道衍,原名姚广孝,在这里我们称他为“靖难之役的后勤大师。有人说,“道衍”是一个计谋非常厉害之人,靖难之役的战略策划其实都是道衍这个和尚出的。
但其实真的不是,靖难之役一场场惊艳绝伦的绝地大反杀都是燕王朱棣本人亲自出谋策划的。
道衍本人在靖难之役中更多的是和朱棣的大儿子留守北平,后来更是因为他和顾成,北平才真的守住了。】
道衍?
朱元璋想起自己确实在各儿子就藩的时候派了僧人予他们,想起僧人们光溜溜的脑袋,他就觉得倒尽胃口。
这……道衍,竟然怂恿自己的四子为皇?
朱元璋睨着朱棣道:“老四,到底是你凯觎皇位已久了,还是有人怂恿你?”
朱棣扑通一下跪地,“父皇,您就这么偏心?画幕明明都说了,是大哥儿子削藩不给后路导致儿子反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可以选择若是长子去世后将皇位传给朱棣,但他决不允许有人伸手来抢。
对于道衍僧人,朱元璋暂时按下不表。
天上画幕继续又道:【道衍这个人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是有巨大贡献的,他编撰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其中《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文化价值的宝库,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没有之一。
但很可惜的是,世界上留下的《永乐大典》只是副刻版本,正版下落不明。】
闻此,朱元璋眼神微闪,片刻后道:“老四,道衍借来给朕用用。”
这《永乐大典》这么珍贵,若不然现在就叫那秃驴来编撰,复刻个几千上万本?叫这后世人管这大典叫《洪武大典》?
嗯~这《洪武大典》听着就是比《永乐大典》好,在他老朱的时代留下瑰宝,说不定努努力,他老朱也能蹭个“千古一帝”的美名。
美哉美哉~
朱棣有心将人护住,然而此刻却无能为力,他叩头道:“父皇,儿子斗胆想请您留那道衍一命。”
朱元璋眉毛倒竖:“咋啦?咱用个人你还唧唧歪歪的?瞎操心什么,咱岂是那等草芥人民之人。不过是想让他修个《洪武大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