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额角微微跳了跳。
这什么见鬼的传统,什么见鬼的习惯和风俗?!
这个地方,竟然能有这种造反兵变的习惯???
他还真没有见过有这种“光荣传统”的军队!真的没有!
即便是前面的隋朝,那也没有什么军队有发动兵变的习惯,即便是最终给了杨广重重一击的骁果军……那也不是什么习惯于兵变政变的存在。
怎么,他们大唐,竟然还能有这样的存在?
虽然士卒们若是遇到了什么确实难以忍耐下去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反抗——李世民也不是要让士卒们就活活接受过分压榨,直到死亡的人,他还是挺爱护自己手下的士兵的,但是吧,但是当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不寻求其他的解决方式,而是很快就选择兵变……
别的不说,后面那一场那个银刀军他不了解,不知道这支军队在武宁军这个群体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有着什么地位;
但是前面的那一场兵变——他还是能够看得很明白的。
就是那个节度使不得人心,不体恤士卒,或许还压榨了士卒,克扣了军饷,还可能干了一些其他不能为士卒们接受和容忍的事情。
然后,这些士卒们就决定发动兵变了——?
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尝试一下能不能使用一些正规渠道换掉这个节度使,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节制一下节度使的权力吗?
直接就选择兵变干掉节度使了???
这速度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快,流程是不是有那么一点不太对?
很难说李世民在刚刚看到一个节度使被自己麾下的士卒兵变赶走的情况的时候,到底有着怎样复杂的心情。
最终,他只是对长孙皇后道:“观音婢,朕原本以为,那些藩镇节度使就是朝廷无可奈何的家伙,也是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撼动他们地位的——除非击败他们……”
但是现在看来吧……
节度使和藩镇割据问题,朝廷到底有没有什么非战争方式来解决,暂且不好说;但是节度使本身,也不是什么高枕无忧,安安稳稳,绝无问题的啊!
即便朝廷对他们束手无策,即便其他节度使和他们互相都有默契,即便他们确实掌握了一地的大权,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皇帝……但是他们依旧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军队。
如果军队真的不愿意再接受他们的管理,不愿意认可这个节度使……
那时,这个节度使也就是走到尽头了。
而军队可能会不认自己的首领吗?作为地方军队,而不是朝廷军队;作为已经只认节度使而不认皇帝的军队?
武宁军的例子告诉李世民,这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