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59章 百万贯(第2页)

第59章 百万贯(第2页)

王雱惊讶无比,他万万没想到,横渠先生张载,门下弟子不算多,人也大多在陕西,他们竟然能够在汴京刊印这样的“学刊”?

王雱本人确实是个才子,与经义学术上颇有自己的见解,当下将这《学刊》翻开。

只见这《学刊》的封里引着一方墨印,引着八个大字:“横渠著述,谢绝私印。”

王雱点点头:近日里关于抵制盗印的话题在京城士子们之中传得沸沸扬扬的。这份《横渠学刊》事先声明了不许盗印,若再有违背,横渠书院自然可以追责。

他越过目录,只见先是一篇张载所著,阐述关学思想的《西铭》,只有二字的一篇铭文,却十分经典。王雱一目十行,迅速读过,马上感受到了其中的力量。

“张子了不起。”

王雱心中升起佩服,忍不住竟掩卷思考了一阵。

之后再翻,却是一篇长篇论述:《论生产力》。王雱一翻著者,见是吕大临。“吕氏四贤”他的名头,王雱也是听过的。

因为文章比较长,王雱将之跳过,直接跃至尾页。

只见这一页上印着四行大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正是横渠学派的思想总纲:横渠四句。

王雱一念,心中便涌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这四句太过经典。

儒者不正是应当如此?

似乎有这四句在,父亲王安石这么多年来在朝堂上的一切努力都能被归纳其中。

老天爷,王雱几乎想要伸手拍自己的脑袋,他怎么在引用别家别派的学术来诠释自家老爹的作为?

可是……既然都是儒学,各学派之间自然应当有共通之处,不是吗?

思绪纷然之际,王雱突然感受到身旁明远的灼灼目光。他猛地醒悟,觉得不便就站在此处将人家的“学刊”一口气读完,于是他转身,问明远:“远之兄,敢问这套学刊作价几何?在下是否可以买下一套?”

明远见王雱换了称呼,也从善如流地改口,不再喊王雱“大衙内”了:“元泽兄客气了,此乃师友之作,明远何敢定价?既然元泽兄见问,这一本,赠与元泽兄便是。”

王雱连声感谢。

事实上,对于这本《横渠学刊》,其中的内容虽精,但还不至于马上让王雱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是这种形式,通过印书的形式,在汴京中宣扬“横渠思想”,宣扬“关学”——放眼全国,无论是周敦颐门下,洛阳二程门下,还是邵雍弟子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王雱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儒门学派用这种方式宣传自己。

“如此一本‘学刊’,工人制版印制,需要多少时间?十天够吗?”

王雱将这本薄薄的刊物举在手中,向明远发问。

他非常熟悉刻印坊的效率,这样厚薄的书籍,从刻板到校对再到印制,就算不用十天,八天也是需要的。

明远故作惊讶:“元泽兄,您这么看不起小店?”

他马上露出一脸受到伤害的委屈表情。

王雱:?

“这样一本薄薄的册子,您早上送到这里,晚间就该将成刊送到您手里了。怎么会需要十天?”

王雱睁大眼睛: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明远:委屈巴巴!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

“王大衙内何不随在下去看看排版与印刷的作坊,衙内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了。”

王雱听明远又把称呼换掉了,言语中透出几分疏离,他却再也不敢错过这个“见识”刻印坊的机会了,连忙开口:“贤弟莫怪,愚兄自当随你前去!”

明远一眨眼就成了“贤弟”,心想这王大衙内到底还是个直肠子,虽然骄傲,但人算是单纯,不难结交。

他当前带路,将王雱首先迎进了“排版”作坊。

王雱在进来的过程中,一直都听见耳畔叮叮当当的,有打铁的声音,这声音却不是从这“排版”作坊里传出来的。

迈入“排版”作坊,王雱没有见到刻印坊里常见的木雕版,而是一眼便见到两个巨大的车轮,这车轮却并不是立着的,而是水平放置,下面有木架制成,轮子只需要轻轻一拨,就可以转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