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24章 十万贯(第1页)

第24章 十万贯(第1页)

“王安石这人能处!”

明远一句话说漏嘴,惊得在座的人都抬头望着他。

明远只能弱弱地往回找补:“我是说……王相公……人品还行,推行的新法确实是为公不为私。”

刚才他只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青苗贷的利息和民间借贷的利息哪个更高?”

答曰:“民间借贷的利息更高,而且高得不止一点。”

明远至此完全明白王安石在做什么了。

他老人家这是在劫富济贫,用一个较低的利率向民间借贷,将高利贷挤出市场,同时又将利钱收入国库,增加财政收入。

“青苗法”施行,受益最多的当然是官府。对于普通老而言,如果他们原本就有借贷需求,那么他们也会是受益方。

唯一利益受损的是主持民间私下借贷的钱庄、豪商之流。他们的高利差被挤占,利息收入减少。除非他们也甘愿像官府那样,将利钱减到二分,否则他们是放不出去贷款的。

但这样做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弊病:

一来,不是人人都需要借贷。那些家中富裕,不需借贷的农民朋友们,如果被硬摊派上“青苗贷”,那便是额外背上了一层利息负担。

二来,“青苗贷”由官府直接操作,那么官府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无人监管其做法是否合理。只要地方上的胥吏存了为己谋利的私心,好事便也能办成坏事。

明远将他对“青苗法”的理解向两位舅舅陈述了一番。舒承予和舒承厚都不是笨人,马上都听明白了。

舒承予拊掌笑道:“远哥是个读书明理的,见事就是明白。”

舒承厚却皱着眉:“可是连凤翔府的官吏都说不清这‘青苗贷’到底是为了什么。横渠镇上还好,知道我们在京兆府城有亲戚,嘱托我们到府城来问。可是换到其它地方,谁能像远哥说得这般明白?”

二舅的话顿时令明远陷入沉思——

很显然,王安石的这次变法是“自上而下”的,因此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舒家两位舅舅的反应来看,民众对于“青苗法”的“劫富济贫本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接受度很低。

按照明远对于历史的了解,“青苗法”的推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王安石因此被指责为“与民争利”。如今在位的官家赵顼过世之后,“青苗法”便被很快废止。

怎么才能对眼下这种情况施加影响呢?

明远一时想不出,便打算明天见了薛绍彭之后,与薛衙内再讨论一回。

而舒家两位舅舅难得来京兆府,自然被舒氏娘子强留着住下来,要在长安城里多盘桓几天。

第二天,明远去请教了隔壁薛衙内,发现果然这“青苗贷”是在陕西路转运使李参早几年在京兆府一带首创,因为效果很成功,才被王安石采用,在全国推行的。

但因为鄜延路烽烟刚起,李参身上背着转运使的职责,必须亲自去延州看一看,不可能再将心思与精力放在“青苗法”的推行上。

明远大致了解了情况,便谢过薛绍彭。

他借口家中有事,向教务主任吕大临请了两天假,此刻便在长安城的街道上闲逛。

“明小郎君!”

当他路过张家的豆腐坊时,张嫂赶紧出声招呼明远。

“您学问最好,能帮忙看看这个吗?”

明远是横渠门下的消息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而陕西一地最有声望的学者便是张载。长安城里,但凡听说是张载弟子,人们都会礼敬三分。而“张家白玉豆腐”的张嫂,早已成了全长安城最信任明远的人。

明远过去看时,发现那竟是一张向官府申请“青苗贷”的申请书。

“怎么?您也要向官府借这‘青苗贷’?”

明远露出一个“万万没想到”的表情。

“是呀,”张嫂也是一脸的迷茫,“我寻思着我又不种地,跟这青苗贷应该没什么关系……”

明远匆匆将申请书扫了一眼,便道:“可张嫂您需要借贷吗?”

张嫂脸有点儿红,却很坚定地点了点,说:“想借。”

原来这位豆腐娘子自从开始经营“白玉豆腐”,生意越来越好,如今已想在长安市另一处坊市内开一家分店。人手和店面都已经物色的差不多了,本钱却还是不太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