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卿,这简直就是儿戏!”面对自己的学生,郭松龄从来都是那个没有一点小模样的黑面教官。当然,站在郭松龄的立场,他这是为张学良好。
或许郭松龄还会觉得,他这是帮了张家父子,将一块璞玉从那个土匪窝子里拉了出来。
要是以前的张学良,必然会对郭松龄唯唯诺诺,没办法,被欺负怕了。可是自从上次回到奉天之后,他的很多态度开始转变,尤其是在和张作霖长谈之后,更是主见分明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至少对郭松龄来说是如此。继承了张作霖颇为俊秀的面容,二十多岁的张学良拥有一张让少女痴迷的脸庞和军人的气质,但是在军队里,这并不是优势,而是彻彻底底的劣势,简直太娘炮了,没有威严。
“老师,其实这是大帅决定的,他希望能够迅速结束在长城边上的战役……”张学良的语气之中少了一份长久以来保持的恭敬,却多了一层公事公办的态度。
“为什么,眼看我们就要迈过去了!”郭松龄大急。
张学良微微皱起眉头,仿佛看到一只不受欢迎的苍蝇,闯入了自己的视线之内:“就算是榆关被打通了,可是老师你想过没有,你的对手是吴佩孚,是直系。我们还有天津,还有燕京要打。而奉军在东三省的军队已经无法抽调了,这是我们所有的本钱。可是直系却还能在长江防线上至少抽调10万大军,您还觉得这场仗能够打到燕京城下,甚至拿下燕京?”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郭松龄手上的兵力不过是五万都不到,打到现在,他入关之后还能顶在前线的部队不超过一半。面对直系最后的反扑,很可能会葬送在关内。
要不是吴佩孚和曹锟无法承受奉军入关之后的政治影响,或许这时候拉长战线,不断的消耗奉军的实力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曹锟是民国元首,吴佩孚的身份也是军队最高指挥官,他们都不会允许被地方政府攻陷首都的情况发生。这也是吴佩孚就算是兵力上再吃紧,也绝不允许前线后退一步的原因。
其实张作霖也有同样的顾虑,只不过他不是因为政治地位的原因,让他不得不接受堂堂正正的战役。
作为地方军队,尤其是奉军地处偏远,在民国人的眼中,以前的东北是不毛之地,就算是闯关东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上百年。可是东三省还是处于地广人稀的情况。尤其是黑龙江的偏远,更是别人当成了蛮荒之地。
张作霖需要用实力来告诉民国,他并不是屯子里冒出来的土鳖军阀,而是拥有和直系一样的雄厚实力的雄主。
这个想法,对于他入主燕京很有好处。
因为小地方,没有彰显实力之前,没有人会服气张作霖窜到他们的头顶的事实。可如果能够和吴佩孚的直系主力相持之下,没有落出败退的迹象,就已经给他加分不少。奉军的两次大战,就是张作霖变相的打广告。当然,第一次太失败,他都没脸说。
同时也是彰显自己的肌肉,在为将来他入主中原铺路。
实力不足的军阀和地方势力在面对奉军的时候肯定会考虑结果如何?
这也是幕僚告诉张作霖的王霸基业,老张对此非常热心。化家成国可不容易,这条道路上的困难重重,还需要运气的把持。袁世凯失败了,是因为他太着急了,但是张作霖还是决定试一试。他的办法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甚至不称王。因为那个虚位对张家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张作霖只要不出昏招,在一点点地耗死吴佩孚的直系大军之后,就能控制北方,用二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国人习惯张家的超人地位,然后张学良继承张作霖的位子。
等到那个时候,张学良当大总统难吗?
再用一代人的时间,将张家的子嗣继承这份殊荣,恐怕也不是太难。三代之后,张家就是这个国家最最贵的家族。张作霖既然存有这样的打算,就不会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这些得失对他来说不过是暂时的。而郭松龄也从张学良的态度里得到了一个信息,张家父子,也就是他的大老板和小老板,都没有做好准备完全击败直系的打算,至少在年内是如此。
想明白这一点,郭松龄的内心愤怒无比,如果是其他的原因让他愤怒,他肯定爆发了,就算是面前的是奉军的前线总指挥,是少帅张学良也不会让他感到压力。
可因为他看透了张家父子的谋划,他第一次感觉到冰冷。
虽然,面前的张学良依旧笑容灿烂,但却他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温度。
胸口起伏不定地喘气声,就算是张学良眼瞎,攻击也能听个真切,但他却置若罔闻:“老师,冬天马上就要来了,继续打下去,对我们都没有好处。”
指挥部的谈判变成了毫无目的闲聊,这对师徒第一次发现看不透对方了。
而在天上,机群掠过之后直扑双方战场的争夺焦点。
不过要是有心人数一数双方飞机的数量,就会发现,好像少了一点。
不管是奉军也好,直系空军也罢,从机场升空的飞机在抵达战场之后,都不约而同的少了三分之一。
这肯定不是双方商量之后的结果,而是别有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