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要真惦记我们几个,就该自己给我们留一点钱过日子。”金珠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杨大山的话。
“这孩子,爸给的是爸给的,自己能挣也是一种本事。”杨大山讪讪地说。
“大山舅舅,我先走了,我们不同路。”黎想担心再待下去,杨大山不定再说出什么不堪的话来,他倒是无所谓,可他怕金珠脸上挂不住。
见黎想走远了,杨大山瞥了金珠一眼,想说什么,又看见金杨几个都在,把话吞了回去。
再说金珠几个跟着杨大山进了山,杨大山砍一些荆棘类的灌木或者是枯萎的树枝,金珠在一旁捡了码齐,金杨则带着金柳和金牛去找松塔和蘑菇。
这个季节的蘑菇品种很少,倒是有一种地皮菇随处可见,没一会金杨和金柳便捡了大半筐。
而此时,金珠也码齐了两大捆树枝,杨大山说是要挑了先送回家。
“爸,我也跟着你回去吧,我把这地皮菇送回去,让小燕姨帮着挑挑,中午好炒了吃。”金珠故意说。
“不用,你帮着爸砍点柴,陪着他们三个,爸很快就回来。”
杨大山说完,也不等金珠回应,急急忙忙挑上柴火就走。
“大姐,你说爸他们今天想干什么?”金杨看着杨大山的背影问。
她也觉得不对劲了,好好的把他们四个都带出来,留一个孙小燕看家,这会杨大山又急急忙忙要回去,也不让金珠几个跟着。
这要说没什么坏心思鬼都不信。
“大姐,爸是不是要把我们扔山里不要我们了?”金牛是第一次进山,也不识路,有些害怕了。
“乖,金牛不怕,我和二姐经常来这,爸不要我们了我们也会回家。”金柳见金杨和金珠有话要说,便哄着金牛去捡地皮菇了。
“我也不清楚他们想干什么。应该是想找我们的存单吧?”金珠对金杨说。
她也是猜的,只是她不明白,好好的为什么孙小燕又突然惦记上了她的钱?
应该是跟她昨天回娘家有关,孙家人八成又出了什么坏主意。
金珠正在揣测孙小燕为什么惦记她的存单时。孙小燕已经翻遍了金珠和金杨的房间,除了找到几个钢镚和毛钱,连张五块钱以上的纸钞都没找到,更别说存折了。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金珠刚才上楼来只换了一件外套。这说明金珠有可能把东西带身上了,可是怎么才能让金珠把存单交出来呢?
孙小燕正坐在金珠床上发呆时,杨大山挑着两捆柴回来了,把担子放下,他连屋子都没进便直接上楼了。
“怎么了?找到没有?”杨大山问。
说实在的,他的心思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希望孙小燕找到这存单,两万多块钱,足够他带孙小燕去看病了;可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孙小燕找到。他给不了几个孩子父爱,不想连孩子们念书的权利都被剥夺。
昨晚孙小燕从娘家回来就把他拉进了屋,说是要趁这次去广州玩的机会去广州大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看看她有没有生育的可能。
原来,这次回娘家孙母跟她提起了一件事,说是镇里有一个女的也是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去市里的大医院看了很多次,最后在省城的一家医院做了一个什么手术,回来生了一对双胞胎。
孙母的意思是想让孙小燕也去南方大城市的医院看看,她毕竟还年轻。还没满三十岁,以后的日子还很长,要是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孙母担心她跟杨大山也未必过得长。就算过得长,金珠几个也不是她能拿得住,指望这几个孩子养老是不可能的。
孙小燕原本没有生孩子这个念头的,她觉得自己这样也不错,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日子过得还是蛮惬意的,有了孩子之后她就被套上了小枷锁,哪有现在这样轻松恣意?况且养一个孩子的开销可不是一笔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