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乘龙佳婿打一正确生肖 > 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1页)

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1页)

这姓梁的小子似乎很喜欢管闲事啊?怎么就和四皇子有点像呢?刚送走一个甩不掉的跟屁虫,现在又来了一个,陈献章这个当老师的虽说拦了一下,可梁储坚持要去竟然就偃旗息鼓了。这是不是太放纵了一些?葛雍也竟然没有帮着说话,于是他就没办法甩掉这小子!

当离开葛府的时候,张寿只觉得特别头疼。然而,梁储此时却变成了特别安静老实的模样,哪怕跟着他上车之后,也没有东拉西扯,迥异于无时不刻不话多的四皇子。

于是,张寿只能姑且就当这小子不存在,一路上死板着一张脸,就好似真是被二舅哥拖下水非常无奈的姑爷。而外间和车夫对调,再次亲自驾车的阿六也没有半个字废话,一路驱车紧赶慢赶,大约至少两刻钟后,他就停下马车,随即跳下车夫的位子,打开了车厢门。

“少爷,到了。”

听到阿六这声音,率先钻出车厢跳下车的是梁储,刚到京城没几天的他既然听说过张寿的名声,对阿六当然也不陌生。然而,他却只是瞟了阿六一眼,没有贸贸然探问,而是好奇地看向了车旁号称是赵国公府二公子身边来报信的那个护卫。

而张寿跟在梁储身后下车,发现面前一栋二层临街小楼,那牌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苏州会馆。这下子,他的脸色顿时微妙了起来。要知道,他还带着阿六来这里品尝过大厨的手艺,而且,苏州会馆的华会首算是他的老相识了。

就连苏州首富华家的华四爷,也因为他的牵线搭桥,而与顺和镖局的曹五联了手,如今正在运营海上镖船的业务。虽说才刚起步,但据说两边相谈甚欢,两人之前还谈妥和他的股份,并打算在原本说好他投资占的股份之外,额外送他一成干股。

张寿倒是很想义正词严地回绝……可转念一想,到底还是笑眯眯收了。

但在婚事前夕,他就转手送了皇帝,皇帝打算在临海大营和镇海大营中做文章,毕竟,某些利益是要平衡的。而皇帝的回礼也很大方,给朱莹的添箱是一条,私底下又慷慨大方给了他一家天津的商行。由此,华曹两家还不知道自家背后,多了一个简直是硬得扎手的靠山。

张寿正在心里这么想,朱宜就轻咳一声,低眉顺眼地说:“二公子就是在这和几个举子吵起来之后又打起来的,我看到苏州会馆的华会首出来做和事佬,但二公子还不依不饶,甚至一定要强压人道歉,两边剑拔弩张,这才赶紧前来给姑爷报信。”

张寿四下里扫了一眼,发现并不见朱莹的踪影,他心下稍稍有些狐疑。待听到这苏州会馆中仍然传来了有些嘈杂的声音,他不由得眉头紧皱了起来。

如果真的是朱宜从这里过来给他报信,来回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整整闹了一个小时,这风波却依旧没平息的话,那么,事情肯定是真不是假,但这也着实闹得够大!

果然,当他沉着一张脸走进去,听到的就是朱二那招牌式的嚷嚷:“我就是打你,怎么着?狗眼看人低,觉得人家一次次落榜下第,觉得人家也就写过几本农书,不像你们一本本诗文集子在外流传?我呸,能让那些什么楼什么院的姐儿们唱,就很长脸是不是?”

“有本事你让人家听雨小筑的十二雨也唱唱你们那词,我好歹也说一个服字!”

说这话时,朱二一脚踩在凳子上,一只手把一旁的高几拍得砰砰响,那种做派,像极了街头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张寿很久没见过人这幅模样,此时恍惚间又想起了自己拜访赵国公府的那一次,朱二冲进来要找自己谈谈的那一幕。

那一次因为有阿六,于是朱二那是盛气而来,铩羽而归。

而这一次,对面显然没人能治住桀骜不驯的朱二。就只见其中一个年轻人半边脸又红又肿,似乎是之前被甩过一巴掌,而另外两个恰也是满脸激愤。然而,张寿就只见四周围那些人看他们的眼神没有半点同情,反而还指指戳戳……这下子,他就立刻心里有数。

很显然,朱二帮的是不是这苏州会馆的人姑且不提,至少这三个,那绝对是外人。

果然,正如他所料,朱二仿佛还嫌弃刚刚自己说的话还不够刻薄,嘿然一笑之后,他就放下脚,随手一弹袍服下摆,又继续开起了腔:“有道是文人相轻,可你千不该万不该轻到我敬重的人身上来了!”

“骂人家经史不通,诗文不精,这么多年就写了两本没人看的农书,一辈子就考不上进士?嘿,你难道不知道农乃国本,难道不知道你们吃的是地里种出来的,穿的棉花也是地上种出来的,那丝绸衣裳用的蚕丝,是桑叶柞树叶子等等喂了蚕之后结茧才有的?”

“你难不成觉得你能抱着你引以为傲的诗词,没吃没穿活下去?就是因为这天下一堆堆都是你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还瞎叨叨的书生,所以这天下农田的产量才上不去,天下才会有那么多人辛辛苦苦却填不饱肚子!因为你这种货色根本不懂得这些!”

虽然朱二这话很糙,如果细究的话,那绝对能挑出一堆错处,但是,在苏州会馆这种地方,怒骂三个籍贯是南京应天府的举子,在这年头绝对是政治正确。

苏州乃是丝织重镇,朝廷的织染局就在那边,每年税赋乃是南直隶之最,富户无数,读书人更是无数。但是,南京应天府却是南直隶的首府,乃是天下唯二两座可以称作京的城池。就连每次院试取中秀才,南京也能取六十个人,而苏州却只得四十人。

然而,真正等到每次南直隶乡试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南直隶乡试取解的名额从建国之初的八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三十五人,而在每年乡试各府举人的名额上,如果做一个统计,却是苏州和常州常年霸占第一第二,应天府顶多也就轮到个第三。

至于富庶仅次于苏州的松江府……苏州人表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谁让你们的举人数量在整个南直隶顶了天也大多排在第四?偶尔一次超前,也是超过应天府而已……

所以,哪怕朱二维护的那两位老举人压根就不是自家苏州人,此时会馆中也正好没有其他苏州籍的举人在,但既然是怼应天人,这自然不妨碍那些住在此时会馆中那些人坚定地站在朱二这一边。尤其是这一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时,也不知道是谁带头起哄叫了一声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