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语调平静,听不出情绪。
秋莲恭敬回话,声音闷声闷气地传出:“回主子,确实如此。皇上斥责了奴婢一句以后,便哭着跑出去,说要找太后娘娘告状。”
刘氏嘴角几不可见地扬了扬,显然对秋莲的这个回答很是满意。
她眉眼间带了些喜色,手指停了下来,眸子睁开,看向秋莲:
“起来吧。回去好生伺候皇上。若皇上有什么事,记得来找哀家。”
“喏!”
秋莲应声,恭敬退了出去。
等她走了,秋嬷嬷才不确定地问:“主子,您说,皇上这反应,是真是假?”
刘氏冷笑一声:“真又如何?假又如何?哀家说真便真,说假便假!”
“是!”
感受到刘氏话里的厉色,秋嬷嬷忙垂了眉眼,恭敬应声。
刘氏很满意她的恭敬:“不过,他这反应很和哀家心意。左右还小,就先养着吧。”
至于她心里的怀疑,却是半分未减。
*
沈氏的哭声一天接一天,直哭得一次次晕厥,一次次请太医,最后将自己的身子彻底哭得垮了。
安庆六年正月二十,太皇太后沈氏薨,与高祖合葬。
小皇帝萧彻度过了死劫以后,辛果果并未放松。
彻儿的死劫不止关乎时间,还关乎人!
只要刘氏在位一日,她的彻儿就一日无法保证安全。
去年江南水患,有了阁部的几位大臣牵头,最终,城外的流民得到妥善安置。
到今年三月,这些人一部分留在了京城,另一部分则由官府派人护送,回到原籍。
辛果果这时,也接到了青锋的信。
信中只有一句话——
不负娘娘所托!
辛果果眉眼弯弯,看向不远处正坐在御案后的小小少年。
小家伙正在奋笔疾书地批阅奏折。
这些奏折是由阁部的几位阁老专门找人誊抄的。
几位阁老并没有将奏折做整理,只一股脑都送到了椒房宫。
小家伙这会儿小小的眉头蹙起,小嘴高高撅着。
小手紧握着朱笔,却久久未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