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摇摇头,不吭声。
“航天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情绪。”江文又说。
唐言依然不说话。
不搭理自己。。。江文张了张嘴,大感无趣。
“是人都会拉屎,要不要把他上厕所也拍下来?”
这回唐言倒是回了一句。
江文无语:“咱文化人,能不能讲点道理。”
“这是在拍戏,不是讲道理的时候,不用商量,按分镜来!”
唐言不给他辩论的机会,又道:“老江你也别打断我思绪,这段时间正好有空,我在构思新故事。”
新故事?
“要不老唐你回房里慢慢构思?”
江文眼前一亮,也没有怀疑。
两年写了个五个好本子,这已经很不正常了,就算字不多,可好本子也要有好故事。
不是随时随刻在构思,哪来那么多时间写出那么多本子的。
难不成天上掉下来的?
“你别来吵我就行。”
唐言摆摆手,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
现在的江文还正常,等到《太阳照样升起》的时候就疯了。
《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还讲叙事规则,《太阳》的时候就天马行空了,开始教观众怎么看电影,而不是给观众看。
《一步之遥》里,把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舞蹈这六大艺术都包含进去。
正经人谁去电影里看艺术啊,艺术就是脑补,补不出来直接狗带了。
现在还没拍《太阳》,所以还是个正常人。
正常人唐言也没必要惯着,不跟他讲道理了,就一句话,听我的!
不正常就没辙了,只能打一架。
再加上他心心念念的两个本子,对于死忠M派粉红的江文来说,是致命诱惑,比这么一部太空科幻片重要多了。
江文不乱提意见,基本都按分镜来,也好多了。
有点揪心的镜头基本上就那一个,大部分时间张毅都是很乐观开朗的。
即便内心不是,表面上也要装做是。
这方面张毅就擅长多了,笑容有种特别的感染力,有时候笑的跟个傻子似的。
大棚里种红薯的戏份,红薯的种法不止一种,可以不用种子。
先把红薯埋到土里,等它长出很多红薯茎的时候,就把茎一节节的折断,然后插到地里就可以了。
完成了栽秧工作的张毅,乐呵呵地摄影头自言自语。
“西方人不是说过嘛,你要是在一个地方种了庄稼,那里就算是你的殖民地了,总有一天,我要把火星上都插满庄稼,这个星球就是属于华国的了。
到时候米国人下次来,得给钱!”
“别笑的跟个二傻子一样,收着点!”
江文吼了一句。
除了乐观,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就是坚强。
这个科幻片不宣扬宇宙神秘未知,不强调人类渺小无能,也没有人类探险遭遇灾难的恐怖事件。
就是江文说的人物平了点,本身故事就是这样,没必要强行过分表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