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徐明武 > 第1168章 明廷大变大章(第1页)

第1168章 明廷大变大章(第1页)

按明廷礼仪,每年的正月初一,在京群臣都应该到奉天殿外朝拜天子,进行大朝会,顺便宣布一些重大决定。

今年可不得了,天武皇帝的一号圣旨竟是吏治改革,这项革新的内容,几乎让所有上了年龄的官员感到心寒。

针对官员的职务任期,圣旨下了硬性规定:今后从县级的九品主簿,直到朝廷的内阁大臣、各部尚书、各地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正职官员,在同一官职上连续任职达到三个任期,不再担任同一官职;

担任同一品阶官职累计达到九年的(三届),不再担任同一品阶官职职务。

虽然大明以往规定了官员的任期是三年一期,但由于没有连任期数和年数合计的限定,一个地方官可以连任到死。

比如浙江嘉善知县,从宣德年置县,到崇祯年间的二百余年,一共出了五十四任知县,其中任期最长的是十三年,连任了五期!

百官之首的首辅更离谱,任职时间最长的首辅杨士奇,明朝开国前两年出生的,建文朝开始做官一直到明英宗时期,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死时七十八岁。

天武朝的前任首辅杨廷麟,任职时间也是二十一年,如果算上崇祯朝时朱慈烺江南监国的那几年,杨廷麟担任二把手的时间足有二十四载!

朱慈烺本想只规定任期的,但仔细一想,如果一个五十岁的户部尚书,先在户部干了两届六年,两届满期后转向礼部、再转向工部。。。。。。。

大明如今有十几个大部,这样转一圈随随便便就能干个四十年,还是等同于终身。

三十年的教育革新,使得大明人才济济,高学历等官做的人太多了,根本安排不过来。

然而那些当了官的人,能在位置上坐一辈子,临死的时候,再让儿子顶职,儿子当完再让孙子顶,搞得和皇位继承差不多,根本不给别人机会。。。。。。。

如此只会造成人才的重大流失,不仅如此,有点政治经历和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导职位上干的太久,就会僵化,从思想观念到现实政治情况,缺乏创新和锐取。

就像是一个人在椅子上坐了一天,身体就会有“僵化”的感觉,啥也不想干了,只想维持现状。

这种官场上的僵化状况,对国家、对民众、乃至政局,都是极为不利的。

三十年的发展,一些大明官员个人的政治格局僵化,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进而对国家产生了负面作用。

有鉴于此,朱慈烺才不惜得罪所有在职官员,下大魄力彻底废除官员职务终身制,保证官员包括内阁在内的更迭轮替制度化、有序化,让大明再次焕发活力!

大朝会结束后,众臣表情各异,年老者愁眉苦脸,年轻者满面春风。

按朝廷礼仪,朝拜天子后,群臣需要到东宫朝拜太子。

但从杨士聪掌枢内阁担任首辅那一年起,由于太子朱和陛被外放到南亚,群臣无须到东宫去朝拜,每年大年初一的清晨,太子党在京的一批核心大臣便都会到杨府给杨士聪拜年。

八年烟云过目,每年来此的太子当官员人员都有变换,早年得到荣宠者,基本都跟着太子去了南亚。

剩下运气好的跟着杨士聪,也能在各部混个侍郎等重要职位。

最差的那些,因杨党与冒襄、于成龙等党争中作战不力,眷宠已衰被杨士聪排挤出了核心,连来杨府拜年的资格都没有。

大明的朝堂,官员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自杨士聪担任内阁首辅,为了干掉于成龙、争夺吏部尚书一职,更是热闹频频。

原吏部尚书于成龙是一个十分清廉的人,而且不畏权贵。

给前内阁首辅杨廷麟干跑腿的时候,于成龙就曾提议削减冗官,压制宦官干预地方的权力,可谓是刚正不阿。

综合说来,于成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当官不贪财,干实事,心系黎民百姓,国家社稷,他的才干不亚于杨士聪,个人道德操守也高于杨士聪,起码他不贪。

吏部在他的管理下,官场之风大改,一片蒸蒸日上。

可这对于官员们而言,算是要了老命了,大领导不下水也就罢了,偏偏反贪力度又格外凶猛,上班还不能开小差、看报纸。

于是一时之间,朝廷上下叫苦声不绝于耳,很多人开始记恨于成龙,这让杨士聪抓住了机会!

可杨士聪慢慢发现,这个于成龙是在不简单,为人十分聪明,而且深得皇帝信赖,普通的手段怕是无法干掉他。

是个人都有一个致命的软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杨士聪终于找到了于成龙的软肋。

说到底,他俩是一路人,都喜欢权力!

这样一个不贪财,不好女色,工作认真、不怕得罪人的人,他图什么?

这枯燥单调的工作背后,无非有着权力的诱惑!而且于成龙比杨士聪还多一条,名利!

找到了敌人的弱点,杨士聪果断采取行动,他采用的攻击方式,十分的普通,就是无脑黑!

对于一个爱惜自己名声的人,喷子往往是最好的利器!

杨士聪找了一批善于言辞的文官,让他们直接上奏折骂于成龙,还在各大报纸上疯狂扣屎盆子,更多的是对他工作的质疑。

学过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换不同角度可以说出花来,就如同庄子和惠子的辩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