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附和道:“是的,我们计划在国内启动一个新项目,需要本土化的视角,听闻卓业投资在风险评估和资源调配上都颇具优势,所以特别想和您聊聊。”
秦昊目光略过那些资料,他说道:“吴总的公司在国际上的技术优势我很清楚,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我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您们期望中的合作模式。”
吴明点头,认真地解释道:“我们希望通过融入本地文化和市场,建立一个研发中心,这不仅能促进技术的本地化,而且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当然,我们也非常愿意倾听您的意见。”
秦昊仔细思考了一下,慢慢开口:“我们涿鹿旗下有很多成熟的品牌和资源,我认为也许可以帮助构建这样的桥梁。”
“不如这样,针对科技应用在未来市场的趋势,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联合小组,共同推动前期的调研和市场分析。”
陈远的眼神亮了亮:“真是个不错的建议。”
“这样一来,双方都能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推动项目进行。”
虽然后续的细节仍需进一步敲定,但初步的意向已经非常明朗。
秦昊和陈远的谈话渐渐转向了鼎盛会过往的成功案例。
陈远提到一些他们与国际科技巨头合作的实例,比如最近与某知名通讯公司的合作项目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这让秦昊脑海中萌生了许多关于跨国合作的新想法。
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秦昊若有所思地注视窗外。
他自言自语道:“或许,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更好地搭建这种国际合作的桥梁。”
话音未落,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周思探头进来:“秦哥,听说你在策划什么大项目?”
秦昊微笑:“还在构思阶段。不过,我在想,我们可以通过一档科技创新类节目,把这些潜在合作伙伴和资源媒介到更大的平台上,你怎么看?”
周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倒是个好主意,通过节目让更多人了解科技前沿,同时也为我们引入更多合作机会。”
“是啊。”
秦昊点点头,“我在想,蓝天电视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观众基础多样化,正是我们需要的。”
“那我就去安排一下,联系他们的负责人,”
周思轻快地说,“还有,我们需要一个详细的方案,看看要怎么设计节目内容。”
秦昊认真地说:“没错,得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准备一份吸引观众和合作方的策划案。”
两人继续讨论,将初步的想法落到纸上。
他看着周思,全然信任地交代着:“这事就交给你负责,务必稳妥。”
秦昊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看着刚刚结束的与鼎盛会面后整理出来的资料。
一直以来,他对科技领域的发展都很关注,尤其是最近几个月,芯片市场的波动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此时,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秦昊拿起电话:“喂,是我。哦,天亮,有什么进展?”
电话另一端,天亮的声音很有活力:“秦总,根据您的要求,我对飞跃芯片公司进行了一些初步调查。他们在国内市场的技术积累相对扎实,而且最近刚签下了一份重要的海外订单。这家公司潜力不小。”
“很好,继续深入调查了解其中的关键人物和合作背景,”
秦昊沉稳地回应道,“我要知道这家公司的真实实力,以及未来可能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