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曹操毕竟是曹操,很快就抹去了哀伤,喟然道:“周子渊即将一统南方,又有周瑜此等不世帅才辅佐,委实令本相寝食难安。若谴偏师前往,恐非周瑜对手。若本相亲提大军前往,则扬州之战不可违,只凭孙坚地三万徐州军,怕是挡不住周坚八万大军。看来扬州之战要结束了,我军耗费钱粮无算,到头来,却依旧没能阻止周坚入主扬州。”
郭嘉沉默半晌,才道:“大势难逆,非谋略所能为。扬州之战结局已定,我军宜及早回师逆夺安风津,尔后径自退回许昌,多养兵、广积粮,静待天下大变。”
曹操默然点头。
次日。
曹操五千大军拔营而起,径自撤回了安风津。
孙坚虽然和曹操临时结盟,但也一直在暗中观注曹军动向。自然也到了周瑜突袭夺占安风津地消息,等曹挥一退,孙坚自知难挡周坚八万大军,也随后引军撤往广陵。
曹操大军刚到安风津,周瑜就果断地引军逆淮水而上,退守安丰。
曹操和郭嘉已经料到了扬州之战的结果,也不追击,径自率军退回了汝南。
七月。
周坚亲率大军进驻寿春,扬州之战落下帷幕。
曹操和孙坚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也不打算和周坚真正拼个你死我活,引军而退。
至于袁术,在逃出合肥后,被部下叛乱所杀。
至此,刚刚建立一年的成国就此败亡在了史笔之下,而刚刚当了一年皇帝的袁术不但暴死荒野,尸骨无存,而且死后还要背上骂名。
十月。
周坚以周瑜为扬州刺史,总督扬州军政。
又顾雍为刺史府长史,主理扬州政务,治政安民。
十一月。
周坚班师回到襄阳,召开了扬州之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军议。
这一年,周坚长子周启已经十岁(虚岁)了,次子周泽也有六岁了。
至于周坚自己,来到这个战火纷飞地年代后,也渡过了整整三十五个岁月。
镇西将军府,议事厅。
周西踞案高坐,文臣武将按班次分列两旁,济济一堂足有近百号人。
就连益州刺史周晖、扬州刺史周瑜、交州刺史韩琼等权重一方的边疆大吏也全都赶了回来参加军议,可见这次军议对荆州军事集团来说,有多么重要。
如今周坚帐下已经算得上人才济济,自不然需要事事都让他再劳心劳神。
军政方略、国策民生等等大小事物,自由一干能臣谏言献策,商讨完善。
军议结束后,周坚正准备散会,不想却忽然又有人说话了。
将军府幕僚陈群忽然拱手道:“主公,群有一言要谏。”
周坚抬了抬手,道:“长文请讲。”
陈群朗声道:“自中平元年黄巾作乱以来,汉室不振,皇纲失统,先有张牛角乱巾,后有天下诸侯割据,汉室实已名存实亡。主公虽有志匡扶汉室,但并无大义名分。今主公治下已有荆、扬、交、益四州之地,何不晋位楚王,以正其名,再利其师。”
“这……”
周坚怔了下,手抚柳须,不知该如何接口。
这几年随着年岁渐长,周坚也留起了胡子,威严更甚。
陈群这话说的漂亮,其实真正的意思,在座地人没一个是笨蛋,谁都听得懂。
所谓以正其名,再利其实,也不过是面子话,为周坚称王找借口而已。
陈群说了这么多,真正的目的,不过是让周坚有足够的理由,自号称王而已。
周坚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随着治下的地盘越来越多,军队也越来越多,立了功勋的臣子就要进行封赏,不但要从物资上奖励,官爵名分上也要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