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想过此战的各种过程和结局。
最差的结局就是给明军制造了巨大的伤亡,冲进京畿一带劫掠一番后撤军。
他不认为明军能挡住自己南下的步伐。
若非忌惮蒋庆之断自己的后路,俺答甚至会直接南下,而不是停在大同一线逼迫明军出城决战。
他自信满满,准备用这一战来奠定自己草原霸主的地位。至于那位所谓的黄金家族的大汗,让他沦为历史吧!
他也想过大明的各种应对方式。
比如说令大同和宣府明军谨守不出,明军精锐在京畿之前阻截自己的大军。
如此,后有大同宣府明军破坏粮道,断他归路。前有明军精锐拦截。
但他丝毫不惧。
他甚至希望明皇能如此应对。
他的麾下全是骑兵啊!
来去如风。
他需要做的就是杀戮!
冲进关内后,四处杀戮,让明军所谓的精锐跟在自己身后疲于奔命。
当然,若是明军坐视,那就有乐子看了。
他会沿着明人京畿一带寻找突破口。
明军精锐不过数万,哪能把整个京畿看牢?
只需一支偏师插入,他就能调动整个明军。
随后,他进可攻打京师,退……大同和宣府明军难道还挡得住本汗的大军?
真特么是个笑话。
但蒋庆之来了。
在大同,俺答和蒋庆之互相试探。
比吉率偏师南下攻打乱岭关,这就如同是围棋中的试应手。
投石问路。
看蒋庆之如何应对。
俺答对此寄予厚望。
但没想到的是,蒋庆之竟然破釜沉舟,把山西一线的明军精锐尽数抽调到了乱岭关,而且明皇竟把自己的皇长子也派到了乱岭关。
蒋庆之把整个山西都抛开了。
要么你攻破乱岭关,随后山西再无可用之兵。
随你折腾。
要么我守住乱岭关,让你只能二选一,倾力南下,或是无奈和我蒋庆之在大同一线周旋,直至粮尽退兵。
俺答觉得自己和蒋庆之就像是明人口中的两个棋手。
这一招一式,你来我往,他渐渐落入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