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贵池何顺明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将有大事(第2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将有大事(第2页)

这可是要比给那些军将做工要强太多了,比如说永平中屯卫这些百姓,给向付义没白没黑的种地做活,能有个温饱那是奢望,而且各家地男丁除却当作劳力之外,还要去当兵卖命,这都是没什么报酬地活计。

整个的中屯卫之中,平日里能得些好处地,也就是向付义和他手下的亲信将领以及直属的亲兵,其他人都是牛马。

张坤倒是没有想到这屯田田庄的事情会这么容易的开展,不过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永平府这些军将对山东的进入深恶痛绝了。

九月初的时候,永平府的西侧就开始丈量土地设立屯田田庄,但这仅仅是开头的工作,还需要大批的物资北上补充。

但张坤却因为自己种种的冒险举动,终于是博得了大功,按照方方面面的消息,张坤这次行险,让山东比预计时间早三个月在永平府获得了一个立足点,而且还是中屯卫这样的大城,他的功劳不次于王韬。

目前张坤在中屯卫这边统管五千左右的兵马,这实际上已经是个副将的职权了,据说正式的封赏在年底就会到来。

不过济南府那边也有私下的消息,说是大帅对张坤地举动尽管高兴可却不赞同,立功给山东挣来了实际的利益,这个不假。可身为指挥官冲锋在前,以身犯险,这可是大忌讳,如果万一有个意外,那损失就太大了。

无论怎么说,这件事情最大受益的个人就是张坤,在正式的任命没有夏来之前,张坤已经是兴高采烈了。

既然是立功博得了这么多的好处。身在永平府,那就应该去立更大的功勋,赚来更多的好处才是。

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张坤夺城的动作很快,消息一时间还没有泄露出去,差不多在河间府地四千多名士兵派来的同时,大股小股的“蒙古马匪”开始进入中屯卫附近的地区,并且也有永平府的军将率领军队逐渐的靠近。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帮助山东兵马平定匪患,在知道了山东在中屯卫这边驻扎了五千兵马之后,这才是稍微收敛了些。

这段时间的张坤倒是顾不得什么建立功勋了,而是忙着调动兵马防备被这永平府的兵马冲进来,变得前功尽弃。

在这段日子里。也有些瞠目结舌地事情,比如说屯田田庄初建,向着各处招募种地干活的农民,永平府已经是北地边缘。庄稼的收成一般,加上耕种的田地本来就少,在收成的时候,又是动员这么多青壮去阻挠山东地兵马,已经是有了亏空。

那些军将是不管这些百姓死活的,可胶州营屯田田庄初设,却还要做个样子规程出来,总不能不管。结果向付义为了自己和嫡系储备的大批粮草,都是被张坤发给中屯卫这些新招募的屯田户过冬。

这个举动地效果惊人的好,凡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永平府居民都是从各处赶过来,纷纷过来投奔参加,反正在哪里都是做牛做马,山东这边给粮食过冬,给他做牛做马岂不是更好。

让张坤惊讶的事情是,居然还有零零散散的蒙古人过来投靠。有些人就是前面所说的那些蒙古马匪。

草原上一到冬天大雪纷飞。没有足够积储那就是活活被冻死的命运,这些蒙古马匪都是穷的底掉。能有个活命地地方不比跟人拼命要强很多,何况看着山东这边如此的强悍,已经有在这些山东兵马面前全军覆没的了,是死是活,是饿是饱,不管是汉人还是蒙古人都会分的很清楚。

这件事情到了最后更加的让人啼笑皆非,很多蒙古穷苦牧民听说这边的消息后,拖家带口的从草原上赶过来,就是想要在这屯田田庄捞取个屯田户的位置。

在草原上,给那些权贵那颜做工,甚至连农奴都不如,生死没有自己地权利,温饱更是不用想了,既然关内有这样地大善人,为什么不来投奔。

永平府缺人力,西面的顺天府差不多被忠心于京师地兵马完全截断,而永平府东边则是本地兵马的防区。

河间府那边也需要大批的人力,长途的迁徙也不现实,这蒙古牧民和汉人生活习惯不同,牧民能不能种地,这实在是不好说。

但缺人也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张坤把这些蒙古牧民打散了分到汉民之中,但这样却也有个好处,本来在永平府这边设立屯田田庄主要的屯田户都是卫所和军队中的人员,即便是打散了,彼此也能互通声气。

本来外面就有大敌,可还要分出力量来防备内部,把这些蒙古牧民打散分入各个田庄,反倒是有个分化稀释的作用,这些人反倒是更好管了。

要说张坤能迅速的爬到这个位置上,的确是有他过人的地方,这些蒙古牧民的投奔,尽管是给田庄补充了人力,是大好事,可张坤却感觉这其中应该有更大的好处在,为这个,他特意给河北总兵张江写了一封信,委托自己的上司转交给大帅。

济南城的中秋节比起往年来要热闹许多,最起码中秋节这天吃的团圆饭要比往日人多,因为几位长辈都要见面,所以女眷另外有一个席面。男丁们则是在正堂上酒宴,这宴席上有几张陌生的面孔。

木云瑶的父亲木恭镐,再就是木云瑶的兄长木慈安,颜参政和刘福来都是坐在席上。这算是纯粹的家宴了,大家也都是有些好奇,木云瑶的出身和来历在胶州营内是个谜,因为目前山东地举动和政策都比较敏感,如果木云瑶的真实身份暴露出来,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

谁也没有想到二夫人木云瑶会突然多这么一大家人出来,木恭镐言谈举止都是颇有贵人之态,一看出身不凡。木夫人也是如此,木慈安温文尔雅,这样的表现和气度,在大明非勋贵或者世家子不会有。

而且这个勋贵或者世家子还得是极为清贵之家,靠着军功爬上来的那些人断然不会有这样的风度。

不过也就是心中暗自猜测下罢了,大家都是知晓轻重的角色,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能说,大家都是心中有数。

唯一不太符合贵家风度的就是这木家父子都是喜欢出游。来到济南城没有几天,城内城外地风景名胜都是转悠个遍,而且好像是什么都没有见过的模样,什么都要问问,什么都要打听下。

而且还和灵山商行的人商议好了。说是准备在中秋之后,去胶州那边走一走,从这行动倒也是更证明了这木家人的贵戚身份。可不管怎么绞尽脑汁的想,也想不到大明这个层级的贵人上。会有谁符合。

周王这一家来到这山东之后,看见沿途的景象,再想想开封城中的一切,也就知道,大明想要翻天很难了。

跟着这个女婿,或许藩王之富贵未必能有,可别地也未必会少,或许还要比在开封时候更要享受自在。周王这等身份的人,所谓富贵景象也是见得多了,所想的无非是个自由自在而已。

藩王不能出城,又被地方官盯得严密,比起在山东这种富贵自在,相对来说,还是这山东更舒服一点。

而且在开封城的时候,身为皇族的宗亲。总要想着大明天下地存亡。也想者如果这大明亡了,恐怕自己也要跟着一起殉葬。这心理负担也是极大,来到山东,等于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丢开。

彻底的把自己当成一名无忧无虑的平民百姓,山东地方有李孟庇护,太太平平,所要作地也就是好好享受生活,改名木恭镐的周王还有他的家人,快活的很。

周王世子木慈安算是大明皇族之中难得喜欢读书的人,可大明对宗藩的态度,就是你越昏庸,对朝廷的害处也就越小,就会被认为是忠谨醇厚,越是想要有一番作为,那说明心有悖逆,图谋不轨。

比如说唐王在鞑虏入关的时候,曾经募集了三千兵准备进京勤王,这也算是难得热血行为,可却被圈禁在河南,死在兵祸之中,这周王世子木慈安尽管是读书不少,却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一向是郁闷地紧。

来到山东,放弃了王族的身份,却发现天地间这样的宽广,自己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听说山东准备在明年自开科举,他也准备去试试,看看能不能一展自己心中的抱负,也算是不枉来人世一次。

至于木夫人这些年在开封城,每次想起女儿都是流泪哀伤,这次来到山东之后,见到女儿和外孙,什么荣华富贵,都是被她丢到了脑后去,每天欢喜的了不得,至于周王的孙子,每天跟着李宏还有山东这些高官子弟一起疯跑疯玩,也是不亦乐乎。

这等贵戚之家,那里尝过什么阖家团圆的快乐,哪里知道平凡生活之中地趣味,来到山东,却都是领会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