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长孙安玄说
“陛下,依臣之见,破解江东的案子,需要一位中和点的官员,不能太片面,只是,臣一直找不到人选。”
于海田说
“依丞相之见,臣以为,派遣庐江士人较为妥当。”
陛下道
“嗯,朕觉得,左仆射之言甚和朕的心意,朕认为,应该让石城县县令陆青南担任此职,诸位意下如何?”
长孙安玄一听,石城县县令陆青南,这个人他以前似乎了解过,但是忘记了很久了,但是既然是出身庐江的士族,长孙安玄说
“臣如此,便和江东士族多多商量。”
元承帝道
“不,丞相,朕认为,这件事情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光禄大夫卢忠向长孙安玄揖礼说话,道
“丞相,我认为石城县县令适合担当此职,南方的事情,由南方解决,而且陆青南表面上是在庐江士族方面出仕,是丹阳军的成员,但是他本是建康出身,一定堪当此任。”
纪秋来到了江陵,但是呢,江陵的坐镇大将长孙正并不在,长孙正去剿灭山贼了,那接待纪秋的人是谁呢,那就是长孙正的养母蔡氏。
纪秋坐在客席,蔡氏坐在首席,一些荆州的将领坐在蔡氏的身后,蔡氏笑道
“哈哈,是纪将军啊?我这里有一些漆器,向带回去给我在丹阳的家人,不知道纪将军是否愿意?”
纪秋向蔡氏敬酒,笑道
“既是蔡夫人有所相求,末将自然答应,此次,末将前来江陵,是想和大公子商量一下,是不是要举荐一个人担任建康粮船沉没案的持节刺史呢?”
蔡氏把酒杯放下,说
“我虽然不看当前天下的局势了,但是呢,老家的事情我还是经常去了解,人嘛,当然是思乡的,如今我们拉了京城里的周玉珠周娘娘,周娘娘毕竟是庐江周氏的后代,庐江周氏可谓是名门大家啊,声名显赫,天下万方都注视着,因此,支持周娘娘的士族不可以挑选持节担任此案的审理者,依我看来,可选择丹阳石城县的县令陆青南,他可以担任此职,如此,我早在纪将军来到荆州之前,我就让大公子写下荐书,交由朝廷,让朝廷定夺了。”
纪秋问
“为何要选择陆青南呢?”
蔡氏又说
“陆青南是庐江同僚之一,但是呢,他又是建康士族出身,这个人的身份就很值得利用,左右逢源,能够化解各方的紧张关系,你知道吗,你们对朝廷的不满,也是因为长孙丞相企图把大量的新铸制的货币用于南方,以达成食货统一的目标,但是呢,改革改急了,你们又不开心,事实上,大公子也对丞相的做法颇有微词,而且呢,江陵的同僚,已经和周娘娘拉上交道了,周娘娘去南阳审理新野一案,我总觉得,这事不对路啊。”
“丞相!丞相!江陵大公子的荐书!”
一名卫兵跪在长孙安玄府邸外,长孙安玄还在和大臣们聊天,一听到居然是自己的大儿子写信过来了,就走出去,问卫兵
“何事?”
卫兵言曰
“是大公子的荐书!”
长孙安玄打开了荐书,看了看里面说的话,这里面的意思就是:推举陆青南担任建康刺史,领持节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