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始皇真正的想法是希望自己的命令能传达到帝国的最底层,最好能百分百地在全国各地进行执行,能有如臂使指的效果。
别说是一个国家,一个县城,就是几个百姓,秦始皇都想让自己的命令转达到他们这里,让他们服从。
但以古代的各种条件,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秦始皇对于县以下的基层单位,设立了许多职务,代表国家履行治安、征税、司法等职责,并由县一级的官员对其进行管理。
然而这种管理模式的成本太高,秦朝又是以法家思想立国的,对于基层的管制可谓空前绝后。
可律法越严,管理起来就越麻烦,基层就越容易出现问题;基层问题一多,政府又不得不强化惩戒,反而让成本更高。
还是老生常谈的一个例子。
最简单的体验就是管理一个三千人的群聊。
你作为管理员或者群主,但凡群聊的规矩定得严格一些,就会激起诸多成员的不满。
连一个群聊,有时候都很难管得明白,再对比一下秦始皇想要把皇权深入到基层的概念。
你就能知道秦始皇是在做一件多么困难而伟大的事情了。
别说古代的封建王朝了,陆成安还记得他穿越之前,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破冰行动】,里面的塔寨村,就是以宗族的形式维系的,他们的地方势力之庞大、关系之紧密,连公安有时候说话都不好使。
而秦始皇为了推广一个郡县制,就快把自己给弄得焦头烂额了。
甚至祖龙的郡县制还不完整,只能说是个半成品。
这光是皇权想要下县,影响到基层的前置条件都那么多了。
所以啊。。。
崽,清醒一点。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祖赵匡胤、洪武大帝朱重八都整不明白的问题。
你就别去挑战这个难度了。
老流氓刘邦更是干脆,他投降了,直接妥协了,放弃去琢磨这方面的事情。
因为看到秦朝折腾这个,给自己折腾亡国了,老流氓又不是没这个眼光。
前车之鉴都在眼前了。
刘邦没这个必要再去整那么一出。
他学乖了,在继承秦朝制度,捡了一个郡县制的便宜以后,就在律令上选择了休养生息态势的无为而治,一度因为继承秦朝的缘故,也算是做到了皇权下县的地步。
这也是促进“文景之治”的一个基础,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以确立了皇权不下县的格局,这是儒家与皇家相互妥协的结果,慢慢的,国家对基层的控制力就下降了。
值得一提的是,皇权不下县这个问题暴露最严重的一个时代,其实是东汉时期。
光武帝刘秀确实在军事上很厉害,但是呢,他这个立国之本有些尴尬。
客观来说,东汉这个政权天生就是妥协与权衡的产物,刘秀通过说服与收编获得了支持他的军事力量,并采用一种利益平衡的做法来获得了天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刘秀的军事能力也很杰出。
可借助他人的力量所带来的妥协,致使东汉时期的地方势力迅速膨化。
皇权不下县这个问题,在东汉时期彻彻底底的尖锐化。
可以说,世家势力能膨胀成这样,也是在皇权一步一步妥协的过程中,慢慢养出来的。
东汉政权把世家这个怪物养得最大最肥,魏晋更是直接成为了世家统治的时代,不断地提高世家阶级的地位,随后整个魏晋南北朝将这个恶果给吞了下去。
这些问题以至于到了实力强盛的大唐,连李世民都要为此费神,即便是强如天策上将的唐太宗,在推广了诸多政策后,依然没能成功地弱化世家地位。
不过,苏为英已经在考虑‘皇权不下县’的问题,也是侧面证明了大晟王朝正在进入一个和平时期,一个君主想要中央集权,提高中央话语权的时代。
【同辉三年十一月,苏为英请来自己的阿父陆成安入宫详谈政务。】
【在一番闲聊之下,苏为英决定既然很难让皇权深入基层,那就打乱基层的生态环境,让这些地方难以构成新的豪强。】
【按照县城以下的村镇规模,苏为英详细分化了其中的职务。】
【按照每年所交税的高低,让村镇之中的富户,轮流接管村镇,而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政府征缴税粮。】
【在村里,纳税最高的前十户人家,每户任期一年来管理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