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吧。”正英帝淡淡道。】
【在殿中的两堂,分别有两份桌案,一份由吏部的史官秉笔,一份由内廷的掌印太监秉笔记载。】
在早朝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没有必要的琐事,甚至于那些地方官给皇帝也时常会发送一些垃圾奏疏,这些内容类似于——‘陛下你吃了吗?’、‘陛下身体可好?’、‘陛下要注意休息。’
这些奏疏,真的很容易让人血压上升,你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情,结果一看全是一大堆的无用公文。
其实,这也是官员们想要在皇帝面前刷脸熟的一种手段。
你在地方干久了,就很难在皇帝面前露脸,十年八年都不写份奏疏,这天底下那么多做官的,谁还记得你啊。
混脸熟真的很重要。
至少有时候有些事情,皇帝碰到了,又正好没有人可以拿出去用,忽然脑海里想到了你的名字,那你不就有大用处了吗?
汉王看着画面,等了一段时间。
终于是迎来了重头戏。
【“瑜舟啊,可有此事?”正英帝瞥了一眼,开口问道。】
【“正有此事。”汉王走了出来说道。】
【正英帝有些诧异,他没想到汉王是直接认下了此事,一点挣扎都没有,这让他怎么为自己的女儿开脱。】
【左都御史怒道:“这符合规矩吗!”】
【“你身为东宫太子,做出此等不符礼节之事,怠慢了外使,若是引发了一场战争使得百姓生灵涂炭,你又该当何罪?”】
谴责这种事情上,一般都是越大越好,明明不严重的事情,说的越严重,到时候越方便谈判,汉王被如此批斗,核心原因还是她积极削弱相权,甚至想要把宰相这个职务废除,这太不符合文臣们的基本利益,所以不亲和汉王一脉的文臣,都是和汉王作对的。
【“那你这幅狼狈的模样就符合规矩了吗?”】
【“你身为左都御史,咆哮朝廷,礼节又在哪里?本王只是留人一夜,这便是怠慢外使?少在这里奴颜婢膝地叫唤,给我添些欲加之罪。”汉王拱手向正英帝道:“儿臣做出如此举动,是这次出使之事,疑有不遵礼法的情况。”】
【“哦?”正英帝有些意外。】
汉王可没少研究大晟王朝的律法,政斗政斗,说到底就是拿着规矩来斗争,那么规矩在哪里?规矩是写在律法里的!
为什么前面几次模拟推演,她能把各个亲王拿捏的那么死,连造反都造反不出来,就是汉王是拿着规矩办事,她们都不占这个理,根本没有任何理由造反。
她是拿规矩把其他人活活给卡死的。
【“按照本朝的律法,使臣出行,是要按照随行人员的品级而安排侍从的。”汉王继续说道:“陆成安原为四品的地方官,这次回到朝中,暂任京兆尹,为三品京官。”】
【“按照三品官员出使的规模,需要五百人的仪仗出行,陆成安此行,可配有五百人仪仗?”】
【“此事仓促。。。确实没有,只给了一百人的侍从。”礼部尚书丁向晔犹豫了一下,出列说道。】
【多少年没有派遣过使臣外交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没有人会去刻意计较这个仪仗的问题,无论是五百人还是一百人,朝廷拨下来的银子都是按照那个量给的。】
【五百人的话,大晟王朝给的开支太紧凑,一百人会多出不少的余地。】
【“特殊之事,另当别论,这次蒙古突然交涉,临时凑不出人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左都御史说话有些没底气了,这么一听,汉王反而是占理了,接下来就全看皇帝心里的意思了。】
【“错了,国家外交乃是头等的大事,我们不尊重礼节,那谁来尊重这个礼节?到时候蒙古只用几匹劣马就能换你上好的茶叶,又该怎么办?规矩是大家互相遵守下才有的规矩,你的礼节不到位,那么凭什么别人要来尊重你?”汉王继续说道。】
【“再其次,按照规矩来,这次陆成安随行的仪仗要五百人,蒙古就要派遣五倍的随从来护送陆成安前往蒙古。”】
【“蒙古这次出使我朝的人,也不过百人,他们同样不符合我们大晟王朝的礼节,若是他们诚心想要互市,想要我朝出使官员过去,这个标准岂能怠慢?”】
汉王这也太专业了!
看着画面上的汉王,很多人忽然产生了莫名的思绪,主要是前几轮也被汉王用律法给揍过一顿,当时还不以为然,更多的是认为汉王是借着皇帝的位置,利用权力进行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