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
既然自家的皇女们替换的身份是汉献帝,曹操那必然是无法避免的话题。
陆成安投效曹操,完全出于提前踩点落位的思维,看看有没有一种在曹操手底下偷偷拉支队伍,到时候能反手抬起汉献帝的可能性。
真谈论三国时期的诸多诸侯君主。
陆成安小小年纪,少不更事的时候,因为Q版三国这部动画片,而喜欢上了里面的人物刘备刘玄德。
后年龄稍长,开始翻阅三国演义以及相关于三国的小说同人包括某打牌游戏,渐渐喜欢年少意气风发的孙策。
过了三、四年,慢慢了解到曹操人性上的复杂性,一点一点认可腹有良谋,既是真性情又是真小人的曹操。
一直到学有所成后,陆成安再度翻看三国的正史故事,有了一定人生阅历,蓦然回首间才发现刘备的了不起。
虽然刘备身上亦有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在私德方面,作为一个政客,一个君主,刘备无疑是比较出色的人。
记住,千万不能把一个政客君主和一个普通人,他们的道德底线混为一谈。
一个政客,他首先要优先考虑到自身集团的利益,而这个自身集团包括了己方的军队、己方的势力团伙、己方的百姓。
这才是作为一个老大,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这些个条件筛选下来,刘备在私德方面,相较于同时期的君主,形同异类。
因为每个时期的道德标准是不同的,唐不可以与明比,元不能同清比,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人吃人的时代,刘备当得上是一个仁君。
曹老板最早出道的时候,还是京城保安队的大队长同时还是一个大愤青,没事就上疏指责朝廷局势的混乱,纯纯的热血少年。
结果,现实很残酷,在京城和地方为官严厉执法保护百姓,使得曹操得罪了不少达官贵人,因此被踢皮球一样调来调去,最后在调为东郡太守时,曹操直接选择装病不赴任。
从热血愤青变成冷酷的枭雄,这其中经历的事情,陆成安未曾经历过,所以也不便于评价曹操的前后变化。
但是,出仕曹操,陆成安是带有自身的政治抱负,并不纯粹。
虽然,皇女替换的汉献女帝死了。
这不还有个汉少·女帝刘辩么?
就当是提前演练了,看看能不能在曹操的队伍里,拉出一支自己的队伍,有没有一种名为‘内部爆破’、‘曲线救汉’的操作。
在尝试一下,能不能在屠城这块儿,跟阿瞒周旋一二。
【一身正气的你,久闻曹操为官时的刚正不阿,在朝局混乱之际,孤身刺董的豪迈之举。】
【他号召十八路诸侯讨董,即便是失败,也不失个人风采。】
【在他种种表现下,你认为他是忠勇之举,是匡扶汉室的栋梁之臣,旋即动了寄投曹操,待机而动的念头。】
【你带着扬州刺史书写的举荐信,不久后,就动身前往正在在兖州讨伐黄巾军的曹操。】
【你通过陈温的书信,很快就见到了曹操。】
【眼前之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他缓缓走来,颇为热情的揽手而道:“久闻雅士高名,还请先生入座。”】
【“元悌当年赠我庐江上甲二千人,此番恩情,本是难忘,只可惜,这庐江上甲之士,早已十不存一,今番,元悌又引荐雅士而来,知晓我之难处,真是知我者。”曹操拉着你入座。】
陆成安这才凭借着模糊的记忆,对陈温这个倒霉蛋有了一些回忆。
就像是张世平和苏爽这俩商人是最早投资刘备的人,陈温貌似是曹仁的好兄弟,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候,曹仁舍近求远,跑到扬州募兵,陈温当时给曹家拉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
当时扬州的庐江上甲,这个编号的步卒还是很知名的,这两千人的队伍,也算是曹操最早发家使用的队伍。
至于对陈温这个名字,陆成安半天都想不起来,便是因为陈温在三国之中,没有太多的表现力,或者说,他死得太早了,距离这位扬州刺史的死期还有一年。
但一有了这个基础的回忆,陆成安马上回忆起来这个陈温的背景了。
这货是袁绍和曹操的发小。
因为陈温是汝南陈氏这个士族出身的,而汝南郡本地最大的宗族势力,是汝南袁氏,也就是袁绍那一支。
而同时,豫州谯沛的曹氏,与豫州汝南陈氏有旧交。
于是,不难看出曹操为什么会舍近求远,跑到陈温的地盘请他帮忙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