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真实的蒙古国 可可印象 是哪一年的作品 > 第3章 再住蒙古包(第2页)

第3章 再住蒙古包(第2页)

从这里到电视台很近,就在对面的山坡上,溜达着就去了,也省的桑导老接送我,怪麻烦的。

一切好像都是那么自然天成,顺顺利利的把事儿就办了,心情自然很愉快,况且桑导还告诉我,平时不用到电视台打卡坐班,没事儿在家呆着就行,有事儿会来找我,挺好,我也乐得如此。

住下后我发现,有一个问题还是需要上心的,就是每隔几天就要到一个供水点去买水。

要拿着家里的能装水的器皿,到山上一个水站买水。水罐车开来后,用大胶皮管子卖水,水票统一价,容器大小不管,灌满为止。

山上的居民家里,大都有苏联制作的铝制大奶桶,很大很厚很结实,大锤都砸不坏的那种,用来买水,一桶水也够吃几天的。

在额吉家住的日子,买水就是我的工作了。

到水站买水的人,都是多年来的街坊邻居,突然闯进我这么一个外乡人,引得人们有了话题,一回生二回熟的也认识了,每次见面都要问候,并由此认识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很有交集的几个朋友。

水与城市布局

关于“水”的问题,说起来有点意思。其实,乌兰巴托市的建立是很晚的事情。

1919年,蒙古国早期的革命家苏和巴特和乔巴山,首次在这里建立了红色政权“蒙古人民革命党”。这之后,才在“原有基础”上,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开始建设现代化城市乌兰巴托(意:红色英雄)。

那“原有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几百年来,在市区北山上聚集了大量的蒙古族居民,因为这里有一个受到满清皇帝赦封的大喇嘛庙。

大庙也是建立在北山坡上。

围绕着大喇嘛庙有一圈最早的满清式建筑,也就相当于他们的中央行政区吧,那时的名字叫“大圐圙”(kulve),也就是蒙语的“大圆圈”,现代史书经常称之为“库伦”。

可见这四方八面一大圈的“圐圙”两个字就是专门为蒙古人造的。

在大庙的南面就是东西走向著名的“图拉河”。

在大庙和图拉河之间,有相当大一片平川,水草茂盛。

按照早年蒙古牧民的习俗,也是成吉思汗的规定,水源附近是不允许有大量人员居住的。

不仅是为了人的饮水卫生,更是为了蒙古牧民赖以生存的马牛羊饮水卫生。

甚至规定,人是不可以下水洗衣物洗澡的,按照当时的律法,那是死罪。

跟随成吉思汗多年的伊拉克人志费尼撰写的历史书《世界征服者史》里,就讲述了一个事件,在大汗的太子出行时,手下人抓到了一个在河边洗澡的牧民,被押解到太子跟前,听候处决。

太子不忍,随命令亲信亲自到牧民下水之处察看,命其暗中将一袋金币沉入水中。

随后太子向众人宣布,经审讯得知,该牧民是在寻找不慎落入水中的钱财,随即派众人下水去寻找,言称,如果找不到再杀不迟,如果找到金币,就是事出有因,可判牧民无罪。

金币毫无悬念的找到了,牧民不仅被无罪释放,太子还让他把金币带走回家过日子去了。

不让居民区靠近河流,就是防止生活垃圾污染水源。

再有就是居民区只能建在大庙后面,不可以建在大庙前面的。

所以几百年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就在大庙北边连绵的山坡上,建立了自已的家园。

到目前,在市区北山上住有百万居民,散落在各个向阳的山坡上面,形成了以木板房与蒙古包结合的自由社区,一排一排的也形成了凹凸不平,宽窄不一的街道。

供电不是问题,但是供水就麻烦了。无法建设管道供水系统,只能由汽车拉水再到水站卖给居民。

从1921年蒙古国红色政权建立后,要建设苏联那样规模化城市,就不能再讲那些老规矩了,正好从大庙到图拉河之间是一马平川,没有任何历史建筑,岂不是规划建设的良好基础嘛?所以乌兰巴托市就在这片平川上拔地而起了。

因为这个先天因素,在融入欧洲的理念,乌兰巴托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规划的非常好,在地面以上部分建设之前,地底下设施就建设完毕了。

所以水电供暖及排污设施,都已经并入了系统管理。在大街上,小区里是看不到管道和电线的。

但是图拉河的污染就在所难免了。

乌兰巴托市的楼房,外墙体厚达60公分,双层玻璃窗严严实实,可以阻挡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寒风,任何一套房子,都是冷热水全天供应,大功率电力供应,因为市区普遍使用电器。

外面冰天雪地,楼房内温暖如春。

蒙古国全国人口300多万,有200多万居住在首都。

居住楼房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居住在山坡上那陈旧的木板房和蒙古包里,用电不是问题,但是用水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