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陈浩的抄写速度,完全赶不上破译小组的分析进度。
但也没人会去催促陈浩,光是这一本铁碑铭文手抄本的信息量,就足够社区的学者们消化许多年了。
之前他们仅仅是翻译出来了数学式、未知元素构成、异想天开的分子结构式……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那可需要大量的研究。
就说那些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光是知道它们怎么表达的才仅仅是开始,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以及具体运用。
就比如质能方程E=mc2,它就这么写在这里,任何人都能看见。但利用它造出原子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且来自铁碑上的各种公式、定理,目前人类已经知道的,只占到了手抄本上还不到十分之一。
至于那些未知的元素,在人类之前的认知体系中,是不应该存在的。
这些铁碑提到的未知原子,想要研究清楚它们的性状,要么在宇宙中找到它们,要么依照它的结构人工合成。
无论是走哪条路,对这些科学家们来说,都是极为漫长的。
还有那些未知的分子式。
一些宇宙中广泛存在的矿石分子式还好说,大家把它们当作学习语言的纽带。
至于那些完全没见过的分子式,就算组成它们的元素,都是目前已知的,学者们依然不敢贸然的去合成它们。
在没完全破译它们的描述、介绍话语之前,谁也不敢保证这些由未知分子构成的物质,会不会有危险性……
负责破译的学者们越来越相信,铁碑头一行的内容,大概率属于解释性质的定理,是最基础的前置知识内容。
换句话说,外星文明很可能把这些定理,当做智慧文明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起到翻译它们文明语言的桥梁作用。
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随着碑文的不断破解,一定会有更深奥的知识、更难以想象的理论被发现。
能够肯定的是,无论这个系外文明的初衷是什么,来自铁碑的外星知识,必然会让陈浩带领的文明科技水平,进行一次质的飞跃。
破译、研究工作很辛苦,但这些参与科研工作的学者们,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除了吃饭时间,天天都泡在许晴为他们构建的太空城实验室中,连睡觉都是在自己的电脑桌前打地铺。
他们每天睡6个小时,有些极端的只睡3、4个小时,就能连续工作24个小时。
听到许晴这样汇报,陈浩都看不下去,提醒许晴让他们注意劳逸结合,别搞坏了身体,万一猝死可就损失大了。
但许晴反馈道:“这群人现在正上头着呢,把他们绑床上他们都睡不着。而且他们之前兑换了好几次科研积分,现在都回到了年轻状态,精力旺盛得很……”
陈浩回想起自己小时候,逃课去网吧连续刷夜的经历,也就释然了。
人各有志,或许他们此刻正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玩的正开心呢,觉得睡觉都是浪费时间。
能成为学者的居民,本就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好奇心。这来自陈浩手抄本的海量知识,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这世上最珍贵的宝物。
科研小组研究用的电脑、网络,都是由太空城计算中心提供。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的充斥着x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