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兵败时,曾国藩让士兵放纵3天,可怜了太平天国女兵们
道光三十年,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并在1853年定都江宁,改称为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太平天国历经十四载,是中国历史上由南方兴起而不久后便席卷全国的农民战争。在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它甚至拥有十余万的女兵。
女营
期初太平天国便主张男女平等,而在1851年洪秀全的誓师起义时颁布了五条军纪,其中一条便是“别男行女行”。所谓“别男行女行”的意思就是将男人与女人进行分开管理,于是便设立了女营,这就是太平天国女兵的最早由来。
洪秀全之所以这样设立,是因为他想要创造的是一个所有人和平友爱、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大家庭。所以他想象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分开管理,企图抛弃掉传统上的家庭制,这听起来倒是十分完美的社会状态。
但是事实上后期大部分人并不是很满意,这种大家庭也逐渐难以继续创造。不过也并非全无好处,“别男行女行”这条军纪至少为我们萌芽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并且让更多的女性得到了能够独立能够与男人平等的机会和地方。
女兵
太平天国的女兵其实大多数来自于客家人,在清朝盛行的缠足之下,大部分的女性其实已经相当于半残疾,别说上战场打仗,有时候连最简单的行走也十分费力。
而作为少数民族的客家人并没有缠足的陋习,甚至还镇压过曾国藩,于是她们在太平天国提供的环境下迅速的集结,组建成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女性部队,成为了太平天国中十分重要的女性军事力量。
就这一支女子兵,让全国上下都感到新奇。她们或坦坦荡荡的走在路上,或骑马征战沙场,所有人都前所未见。
杨宣娇
提到太平天国的女军就不得不提到最为出名的杨宣娇,我们所熟知的是被称为洪秀全妹妹的洪宣娇,但这其实是一种误传,实际是她并非是洪秀全的亲妹妹,而是在太平天国的神学体系下是天父之女、天兄和洪秀全的妹妹。
杨宣娇是一个胆识过人又聪明机智的女性,一次洪秀全侦查到有敌军来袭,需要派兵去阻拦,可又恰值这地的将领受不了军纪严格离开了。
这时杨宣娇自告奋勇,她灵机一动,让女兵们砍了一大批竹子,又让村民编了一大堆猪笼,摆在路上,不远处还挖了很多深坑,女军们拿着带有铁钩子的竹子。
敌军见对方是女子,十分轻蔑,冲了上去,这时埋伏在旁的女军们冲出来用铁钩勾住马脚,兵马纷纷陷入坑中,敌人也被女兵们杀得四散而逃。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的发展过于迅速,他们所领导的地界也急速的扩张,这也直接导致当时的洪秀全被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浅薄的认为清朝已经没有能力抵抗。
可实际上当时的太平天国之所以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事出突然,清政府并没有反应过来。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朝虽然也许久没有打过仗,但是毕竟留有底子,也不是说能扳倒就能够扳倒的。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一直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权,洪秀全又十分信赖他信奉的天主。他看着太平天国前期巨大的扩张,认为天主帮助了他,便盲目的认为自己一定会取得胜利。于是在都城内所有人都开始放肆享乐。818小说
最后金陵城被破,曾国藩甚至下令让士兵们放纵三日再屠城,此时太平天国的女军纷纷站了出来。
反抗是死,即使投降了清朝也不会放过她们,说不定之后还会将她们当做徭役,甚至拿去买卖,所以她们并没有一个人投降,全都拼死征战到了最后一刻,下场可怜,却又令人敬佩公元976年,李煜沦为阶下囚后,宋太宗多次强留他的爱妻小周后在宫中过夜!小周后每次回到家里,都嚎啕大哭:“都是因为你无能,让我受此奇耻大辱”。李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好言安慰妻子。
小周后看到懦弱求全的李煜,她重重叹了一口气,又擦了一把泪…
本以为姐姐大周后死后,她成为皇后便是享之不尽的福…
谁料到,她今天的结局比姐姐还要惨百倍。
那时候南唐还没灭亡,李煜还是皇帝,史称南唐后主,周娥皇是皇后,史称大周后。
19岁的大周后嫁给18岁的李煜。
和李煜一样,大周后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造诣,精通文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历史记载,大周后很有音乐天赋,尤其擅弹琵琶。她弹琵琶的水平好到什么程度呢?
唐明皇最喜欢的《霓裳羽衣曲》至晚唐已经失散,娥皇通过阅读各种典籍,竟然凭借残谱复原了已经失传200多年的《霓裳羽衣曲》。
娶得多才多艺又千娇百媚的大周后,李煜万分欢喜和陶醉。那时候李煜还做了诗赞大周后的美貌。
两人情投意合,把酒弄词,其乐融融。李煜庆幸自己找到了,人生知己和艺术知音。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李煜和大周后携手走过10周年之际。大周后突然病倒了,而且数月不见好转。
随着病情一日不如一日,大周后的花容月貌也渐渐变色,形容槁枯。
李煜的心也渐渐冷淡下来。沉闷的生活正需要掀起一点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