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暴跌,后暴涨,萌总裁不是神仙,没有先见之明,但他知道金价在一个阶段,绝对是巨划算的,萌总裁估计的没有错,不到一周的时间,他的两亿六千多万两中国官银的流动财富值再次暴增,一下子突破到了九亿八千八百多万两中国官银的价值!几乎要突破十亿!
十亿两中国官银,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萌总裁的预期,这也就是在美国,放到欧洲,不会出现这样的夸张现象,美国此时的工业已经非常庞大了。
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
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时达到最尖锐的程度。
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
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萧条阶段之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从而刺激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
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2年。
萌总裁了解到,这些国家,以英国为最高端的例子,每五六年,就躲不过一次经济危机,这也引起了萌总裁对于未来的体制方向的一个深度的思考,就盲目的去学德国的体制吗?
不,萌总裁的体制绝不是像日本一样盲目的去学德国,学英法,他有自己的东西,教育体制和工业发展模式,萌总裁会学习德国,但是萌总裁的政治,加入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东西,是他熟悉的,在二十一世纪已经被证实过的,远远高出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的,属于中国的内容,属于中国的辉煌。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次危机开始之间的这个期间,构成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或称经济周期。
在不但在以前的社会中,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在早期,经济危机也是不规则的。
当时,由于大工业还不够发达,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还没有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时的英国频繁出现过1788年、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经济危机,但它们的出现和交替是没有规则的,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
只有当大机器工业发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程度时,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机才逐渐转变为波及一切主要工业部门、震撼整个经济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危机,就是最早一次这样的危机。
固定资产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了。
上述论断,对于1825年以后的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市场,是有效的。
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在当代,不能只用固定资产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市场经济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