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这也算是人尽皆知,却又偏偏不能说的秘密吧。”
司马凯笑道:“陛下,臣在陛下面前,言无不尽,无甚秘密可言。”
“行了,少表忠心,少说多做,那才是真的忠心。”
“是是是,陛下教训的是,臣一定牢记于心。只是。。。。。。。”
“只是什么?”
“臣就是想问问,陛下对儒法道三家,偏向于。。。。。。。。臣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更好的领会圣意,以免把陛下的事办砸了。”司马凯陪着笑脸,小心地问道。
秦牧让接过柳如是端上来的茶水,一边拨开上面的叶末,一边说道:“治国首重仁德教化,朕自然是尊用儒家。”
大秦初立,在这个时候秦牧绝对不会去否定儒学,相反,他要借助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的纲理伦常来加强自己的集权。
因为只有在高度集权的状态下,他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推行下去。
司马凯听了有些气馁地问道:“陛下,就没有别的了吗?”
“当然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陛下,这是哪家学说,臣怎么没听过?”
秦牧笑而不语,无论是从中国古代,还是从后世各国的的经验中,都充分地印证了一点,那就是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就离不开一个要素,那就是市场经济。
后世中国走过计划经济的路子,结果证明,这一套无论在哪个国家都走不通,只能走市场经济。
“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尊重市场的自然规律,任其按自己的规律自行流动,优胜劣汰,官方不要过多的干涉。”
“啊!”司马凯惊呼一声,“陛下,这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吗?”
理论上,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的源头,就出自道家。
市场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这和道家的提倡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基本是一个道理,强调上下若水,任其按自己的规律自行流动,尊重市场机制,官方不要过多的干涉。
从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来看,所用的“无为而治”,正是由于遵循了市场经济的法则。所以能从废墟中迅速恢复过来,让民生变得非常富裕。后世的中国,搞计划经济,结果走了几十年的弯路。
“可是陛下,文景之治后有七王之乱,贞观之治后有武氏乱国,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啊。”
秦牧淡淡地笑道:“所以市场经济的运作,必须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和社会的伦理之上,一方面要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又要强调每个人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
“陛下。臣明白了,这是儒家。”
“但事实证明,所谓的道德操守,除了要引导之外,还远远不够,因为总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是不守道德的,那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法规,以硬性规定一个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陛下。这是法家。”
司马凯再次惊呼,儒、道、法三家之争,向来没有定论,历代不是偏重于此。就是偏重于彼,很难掌握其中的分寸,运行起来也总是弊病重重;
象秦国,偏重于法家。结果民不堪命,反旗四起;到了汉初,偏重于道家。结果纲理不存,七王叛乱。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看似繁华,也留下了大量的弊端。
如果按秦牧这套治国理论:
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来施行市场经济,
以儒家来建立社会的道德伦理,
以法家来规模一个法制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