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清宫门外,已经恭候多时。”
太监答。
“传旨,孔家主等人暂且回府,待朕过些日子再议。”
朱明兴果断道。
“是,皇上。”太监领命,迅速退下。
朱明兴走到窗前,凝视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格物学乃我大明之根本,岂能轻易动摇。”朱明兴自言自语。
一旁的内侍太监小心翼翼问道:
“皇上,可需再议?”
“不必。”朱明兴挥手示意。
内侍太监低头退下,不敢多言。
朱明兴回到书案前,提笔批阅奏折,心中却难以平静。
“南宗儒教这些人此次前来,还真是为了格物学而来。”
“那就把他们晾晒到一旁,看一看。”
朱明兴心中暗想。
他深知,儒教在民间影响巨大,不可轻视。
“但大明之兴衰,不能只靠儒教。”
朱明兴坚定地想着。
他继续批阅奏折,心中已有决断。
此时,乾清门外,孔家主与随行大儒们正焦急等待。
“孔大人,皇上为何迟迟不见?”一名大儒低声问。
“莫急,皇上自有决断。”孔家主沉稳答道。
众人心中虽有疑虑,但不敢多言。
“传旨,孔家主等人暂且回府,待朕过些日子再议。”
一名太监呐喊,负责传达旨意。
“是,皇上。”
宫外的太监领命,迅速复述旨意,向孔家主等人。
孔家主听着口谕,只能跪下接旨,心中虽有不甘,但仍恭敬应允。
“孔大人,皇上为何不见?”
随行大儒问。
“此事非一朝一夕可决,且回府待命。”孔家主冷静答道。
众人无奈,只得随孔家主返回府邸。
乾清宫内,朱明兴心中已有定策。
“儒教虽重要,但大明之基业,更需创新与变革。”
朱明兴坚定道。
他深知,唯有兼容并蓄,才能使大明长治久安。
朱明兴继续批阅奏折,心中已有了新的方向。
“南宗儒教,终究需与时俱进。”朱明兴自言自语。
他心中已定,未来的道路,将更加坚定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