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文艺时代从1983开始 > 第二百八十七章 隐于风云(第1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隐于风云(第1页)

鲁先生讲过:“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张先民远远够不上大嚷大叫的那个人,但若说轻轻的哼唧几下,他还是有资格的。

他的江湖地位,超过成青松、郝健等人太多,属于独*立电影圈大拿的那种。何况他还以一种舍生取义的态度自报姓名,无论实力还是姿态,妥妥碾压对手。

在他之前,有的人没想到,有的人想到了但没敢说,有的人敢说了却又说不透彻。

张先民就像掐着烟头,随手撩了一点火星子,把众人心里那些挠心挠肺的杂草野花,全都烧了起来。

赞成者拍烂了巴掌,嘲讽者称其为“电影师爷”,鄙视者费尽脑汁的构思檄文,以便反击。

这场争论瞬间提升了逼格,从对《安阳婴儿》的讨论,变成了“电影与政*治的关系”。

电影是政*治,那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立*场。

换句话说,电影中应不应该有立*场?

网友各持己见,有深入剖析的:“电影就是意识形态,谁也不应该逃避。或者说谁也不应该捣糨糊。电影必须是有立*场的,这个很重要。当然,不是有了立*场就一定是好电影,但是没有立*场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有偏激反感的:“我在想,说到底究竟谁有资格摆弄我们的记忆,雕刻我们的容颜?崇高或者戏噱,贴金或者打脸。乌托邦或者边缘人……鼓吹什么,叫嚣什么,你的表达就代表一种姿态!”

也有客观中肯的:“谁表达观点都是一种姿态,甚至没有观点也是姿态。每个人都指责对方的姿态,那不如宽厚一点,去看看他姿态的背后是不是真诚的。如果是,那还苛责什么呢?”

更有消极颓废的:“给我口大*烟,我只想安安生生的坐在一堆盗版碟上了此残生。”

……

后窗论坛,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波高*潮。比之前更加生猛。

其实呢,无论支持者、反对者亦或旁观者,无论是在体制内教书的张先民,还是靠着电影吃饭的成青松,还是对电影事业充满美好幻想的艺校生,以及仅仅是喜欢看电影的上班族……

他们都是爱电影的。

正因为爱。所以才觉得深沉。激荡,愤怒,不甘,无奈,自嘲……而如此种种,通过他们的字里行间,无一例外的都指向了某个群体:电影局。

到这里,事态已快不可控制,西祠*胡同决定插手平息。如果就此结束,那本次争论。顶多是场由民间意识主导的,对中国电影的审视与批判。

但偏偏临近尾声的时候,又有人添了把火,将未燃尽的野草,轰地一下子,尽成燎原。

发难的仍然是公子赖,他好像是位褚青黑,再次拿这位说事儿。当然,他首先还得遮掩下自己的真实目的,所以拎来了张先民做挡箭牌:

“点名是对网络规则和道德的践踏!不要用自我点名剥夺他人的话语权,不愿讲出自己姓名的人,与对自己言论不负责的人不是一个概念。请张老师不要用自己圈子的规矩,约束其他非圈内人士!

如果您真的想点名,那么请对准您在文章里吹捧的那位:褚先生。

这位演员我早已久仰,但心里始终有个问题不吐不快,所以张老师,还请您帮我点名。毕竟我这种不值一文的小卒,是没机会得见国际影*帝的。

而我的问题就是,您被封杀,纯粹是咎由自取吧?

我知道论坛里有很多人崇拜他的表演,但我现在说的不是表演,只是就事论事,粉丝们勿喷。

张老师认为,褚先生被封杀,是政治因素,但我认为,他被封杀,恰恰不是政治因素,而在于自己。

他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看错了别人,二是看错了自己。

有个哥们跟我讲过他被禁的内幕,无非就是不接受某局的招安条件——痛斥那些地下导演。

褚先生当然不会出卖朋友,选择慷慨赴死,凛然正气令我等钦佩。

但滑稽的也就在此,他出事后,那些朋友没一人肯站出来为他讨个公道,冷然漠视,又令我等心寒。

其次,褚先生拍了不少片子,也拿过不少荣誉,据说在国外声名显赫。他追求艺术,不随波逐流,孑然一身,颇具古贤风采。

这让我不禁联想起一位古人,汉末的祢衡。

此人也是大贤,就是精神不太好,喜欢挑衅掌权者,他骂孔融,骂曹操,骂刘表,结果都没死。有人说他不怕死,但我觉得,他是认为自己的虚名可以保住一条命。

因为他最后碰到了一位大老粗黄祖,立时就被砍了脑袋。

而换到今天,褚先生的故事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不是为电影牺牲的先驱,更不是受政治迫害的艺术家,他的行为,与艺术,与政治,没有半点关系。

但他为什么敢拒绝?

拜托!我是国际影*帝耶!谁敢封杀我?

可笑可笑,被张老师如此推崇的褚先生,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位,自以为殉道者的虚名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