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太阳磁暴事件过后,居民的作用更加凸显。
飞船驾驶员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近地轨道的临时空港,开始修建人类维生设备,以便日后派驻工作人员值班。
陈浩很清楚,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虽然机械狗、人工智能方便好用又听话,但那毕竟是需要遥控的机械,指不定以后还会遇到什么故障。
他有意培养一些居民驾驶员,多多参与到拆月工程之中。
伊甸环中的众多天才少女,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设计出许许多多型号各异的工作舰。
有负责拉货的货舰,有搭载抗干扰通信设备、负责桥接信号的通信舰,还有救援舰、维修舰、燃料物资补给船等等种类繁多。
这些工作舰只需一人操控,内部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舰船搭载了许多小型舰载机器人,用于对舰船内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等工作,驾驶员只需对其发布工作指令即可。
在年轻居民看来,驾驶小飞船是一件非常酷的事。年轻人都踊跃报名飞船驾校,学习飞船操作、考取驾驶执照。
陈浩成立了一家星航公司,招募对驾驶工作舰感兴趣的居民,操控公司生产的各类工作舰,外出执行任务,让大家渐渐适应在太空中的生活。
……
在陈浩拥有的绝品侍女数量到达80名时,星城的科学家们惊喜的发现,月球的轨道下降速度进入拐点。
陈浩的拆月工程起效了。
月球整整被削去了6分之一,由于质量的大幅损失,对它原本的轨道影响很大,它靠近地球的速度开始变慢,流浪行星对它的轨道影响逐渐被补正。
星城的变化更大,它的外壳厚度达到了惊人的一百公里,已经和星球大战电影中的死星,差多一样大小了。
不过它的外壳,80%都是实心的。
可以说现在陈浩和他的居民生活在,一颗人造小行星的空心之中。
这颗小行星有一条长长的,直达表面的巨型通道,每天都有数量可观的各类飞船来往。
其中大部分是载人的观光型游轮,它们直接从核心港启程,去外太空观光旅游。
而来自其他地方的货物,则会卸载至外壳表面的码头上,由通向核心的高速物流通道,运送至星城核心。
星城的居民人口达到了6000万,其中年轻人居多。
各个居民居住环连成了一片,这里全是居民区和娱乐、商业区。
工厂、农场、微重力养殖场、水库、仓库等各类设施,全部搬迁至外壳层之中。
所以并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就能容纳下所有人居住。
星城的巡天望远镜阵列规模扩大一倍,终于搜索到那颗来自系外的流浪行星。
此刻它的速度已经降低许多,正缓慢的远离太阳。由此看来,它还没到达轨道的远日点。
星城中的天文学家们,计算出了它未来的运动轨迹。它将在783年后到达远日点,然后再向太阳方向靠近。
而再过600年,则又会和地球轨道交叉。
不过幸运的是,第二次轨道交汇,地球的位置恰好处于轨道交汇点的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