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队员们齐声回应,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训练场上,寒风呼啸,仿佛要将一切都吹倒。但队员们的训练热情却丝毫不受影响,他们身形矫健,动作敏捷。他们紧紧握着长城炮,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操作练习。
“注意瞄准!”龙一大声喊道。
“是!”队员们齐声回答。
龙一走到一名队员身边,亲自示范操作技巧。他的动作娴熟而精准,让队员们不禁暗自佩服。
“看清楚了吗?”龙一问道。
“看清楚了!”队员们回答道。
工匠们也在一旁忙碌着。他们仔细观察着队员们的操作,根据训练结果,精心制作着瞄准装置。他们时而低声交流,时而埋头苦干,只为了让长城炮更加完美。
冬至的脚步终于临近,隐圣会的密探们如鬼魅般穿梭在街巷之间,小心翼翼地传递着情报,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兴奋的光芒。
“据我们暗中观察,各国的探子都在窥视城墙上的风吹草动。”一位密探压低声音,仿佛害怕被旁人听见。
“那些铁管朝天而立,模样甚是滑稽。咱们要是不知道底细的话也很容易被迷惑”另一位密探轻声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此时,城墙上的士兵们如雕塑般坚守岗位,他们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一名士兵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对身旁的同伴小声问道:“这些铁管究竟有何用途?看上去实在怪异。”
“听闻是一种礼花,乃陛下亲自发明。”同伴揣测道。
在遥远的地方,各国的探子们聚拢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些铁管作何用途?”一个探子满脸狐疑地问道。
“说是今日施放礼花之用,据说是天启皇帝的杰作。”另一个探子笑着回答,言语中流露出对天启帝的轻蔑。
与此同时,后金的探子在发回的情报中也提及了这一情形:“天启帝不理朝政,纵容魏忠贤祸国殃民,如今竟在城墙上设置这些奇异的铁管,据传乃天启帝为烟花而设,大明恐有亡国之兆。”
天启六年,冬至之际,寒风凛冽,天地肃穆。祭祀大典,于神庙盛举,庄重之气,充盈四方。
帝着龙袍,冕旒加身,率群臣入庙。其步稳而重,神情庄严肃穆,似肩担天下之未来。
祭仪繁复,帝亲燃香,献祭品于神坛。群臣随其后,诵经声洪亮庄重,祈国祚昌隆,风调雨顺。此神圣时刻,众人神色虔诚,宛若与神明对话。
神庙内,香烟缭绕,钟声悠扬,与祭乐相和,响彻虚空,似将祈愿传至九天之上。
帝目光炯炯,凝视神像,似与神交流。其举止庄重沉稳,尽显对天地神灵之敬畏。群臣恭立一侧,默祷国之繁荣。
祭祀全程,臣民心灵皆受洗礼,笃信经此祭,国得神佑,民享太平。
祭祀结束,夜幕笼罩。天启帝移步紫禁城的最高处塔楼,他的步伐坚定而沉稳,仿佛踏在历史的长卷上。
四门的烟花匠们手持火引,点燃了烟花。刹那间,烟花如绚烂的彩蝶,翩翩起舞,在夜空中绽放出五彩光芒,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样。有的似彩带飘飞,有的如仙子起舞,令人目不暇接。
一刻钟后,烟花再次升空。它们如流星划过天际,按照方位,巧妙地组成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形象。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仿佛拥有了生命,在夜空中奔腾翱翔。烟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紫禁城,也照亮了人们惊讶的面庞。
百姓们仰望着天空,嘴巴张得大大的,眼中满是惊叹和喜悦。他们相互推搡着,兴奋地喊道:“快看!那是青龙!”“哇,还有白虎!”“真是太神奇了!”惊叹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天启帝站在塔楼之上,他微微仰着头,目光追随着烟花的轨迹。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轻声说道:“愿我大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身边的大臣们纷纷附和:“陛下洪福齐天,国家必定兴旺发达。”天启帝看着北方,:“此时他们应该出关了吧。”
在这绚丽的烟花之下,紫禁城宛如梦幻般的仙境。古老的城墙在烟花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庄严,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寒风拂过,带着一丝丝火药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