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复兴之路观后感500字 > 第111章心事二(第1页)

第111章心事二(第1页)

从客厅回到卧室,牙痛似乎减轻了,他靠在床头打开了卧室的电视,习惯地调到了平泉新闻频道,转播新闻联播刚完,正是黄金段广告时间,一个拿着药盒的女人正在声嘶力竭地吹着疗效的神奇。m。。com乐文移动网他发现那个广告女很像他认识的某个人,想来想去,终于想起来了,有点像徐德玉,不过比昨天从市里捎回来的徐德玉年轻多了。

思绪自然转到了徐德玉身上。昨天算是最近的一次接触了,在车里她并排跟自己坐在后座,她基本在扭头看着窗外,但自己却在和她间断的聊天过程中仔细打量了这个命苦的女人,她应该没有发觉。

他之所以打量她,是想从她脸上找到徐德光的影子。死去二十五年了的徐德光在他的记忆里已经模糊,只留了一张毕业照,徐德光恰好站在他前排,微微张着嘴,像是正说着什么。

从徐德玉脸上找不到他哥哥的一点影子……但他发现这个女人其实长的不错,小巧的鼻子,小巧的嘴巴,和不大的眼睛很搭配,加上白净细嫩的皮肤,有一种古典美。当时他想,如果她将头发好好整一整,再穿上一件典雅的旗袍,还是很有气质的。但她有些凌乱的头发和工作服上装破坏了一切……使得她看上去有些憔悴和苍老。

没错,自孙敦全详细介绍了她的不幸,他就开始关注她了,当然是出于同情。也有几丝内疚。他记得自己是去过徐家的,就是现在她所住的那套房子。肯定见过她,但完全记不得她当时的样子了。

二十五年前的那起不幸事件给好几个人带来了转折,最不幸的当然是殒命的徐德光,他和唐一昆就扯淡了。唐一昆不提了,他自己耽误了一年其实是幸运,因为以他当时的水平。考入复旦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他当时的目标就是省立,从没想过报考复旦。正是一年的发愤复读使他提高了至少三十分。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那件事,他就不可能遇到陆耀祖并且成为同寝,还是上下铺。结果他和陆耀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而且是道义相砥的诤友。他起初很讨厌陆耀祖不自觉说出的大话,讨厌其掩藏不住的优越感。但后来发现那小子的优点极多,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他是在大三时得知了陆耀祖的家世,难怪啊。以其家世,陆耀祖算是非常非常低调了。他肯定是同学间唯一一个获知陆耀祖家世的人,陆耀祖甚至带他到燕京的家里,见到其声名赫赫但已垂垂老矣的祖父……他毕业进入辉煌总部(当时尚未改制为企业集团)。很大程度是陆耀祖的功劳,陆耀祖还是很重友情的,为了能够时常见面(陆氏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进入了中x部),他非要自己到燕京去工作……他承认,如果没有陆耀祖,他很难走到今天。心底总是有些不服气,但理智告诉他事实就是这样。

生活就是这样。一件事会让一些人受益,会让另一些人倒霉。受益和倒霉的又往往存在着某种联系……

自从在孙敦全的陪同下去徐德玉家里看望过之后,他发现徐德玉有意识地回避着自己,而不是借机靠近自己。在他掌握了某些权力后,总是遇到后一种人,而她显然是个个例。这增加的他对她的好感。而那天在她家看到的景象也令他心痛。每个时代的贫困标准是不一样的,大二暑假时参加了学生会组织的社会调查队去了川西,使他见识了什么叫做家徒四壁。在他所去的寨子里,那种贫困是普遍的,景象令社调队的老师同学普遍震惊,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了最直观的印象。

他坚定地认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那种赤贫即使有,也不会像当时那样普遍了。毕业后他和几个当时社调队的同学(含陆耀祖)跟那个寨子取得了联系,定向扶持了十几个孩子,那些孩子中的少数人考出了大山,跟他们有着偶尔的联系,报告过寨子的变化,变化当然令他高兴。但他承认,当那个寨子解决了温饱时,别处已经有了更高的生活标准,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在前进着,贫富差别永远存在,永远是一个相对差别。记得自己小时候厂里把自来水引入了每个家庭的喜悦,现在看起来就再平常不过了,现在红星厂的任何一个居民肯定不会为自来水入户而兴奋,他们追求的是更大户型功能更完善的房子,是家用轿车,是假日旅行,是送孩子出国求学……当然,也有极少数还挣扎在贫困线上,比如那个因经济绝望而自杀身亡的职工。那天他在徐德玉家里看到的贫困是相对的,但也足以让他震惊。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家具都是老式的,地板是水泥的,就其主人的性质而言,屋里不算整洁,唯一让他安慰的是到处摆放的书报杂志,说明屋子的主人是一个精神世界比较丰富的人,一个有着充实精神世界的人是强大的,值得尊敬。

然后他开始关注徐德玉的文章,发现这个女人文章写的不错,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编者按,准确而犀利,完全不像她外表表现出的样子……

昨天下午他被陆耀祖招去了,不在办公室,而是在市委招待所。和自己一样,陆耀祖也住着免费的旅馆。谈话是随意的,他认为陆耀祖可能是遇到什么烦心事想找个朋友聊聊天。他理解这种感觉,因为他这几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任性聊天的伙伴。所以当初孙敦全带着老婆去滨江玩,每晚他都和孙敦全聊到很晚,很是愉快。

可能现在他就扮演了孙敦全的角色吧。昨天下午与陆耀祖的聊天也很愉快。基本没有涉及工作,除了谈了一气平泉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外。就是聊星落各处的同学们,陆耀祖显然比他与同学们的联系更广,很多他失去联系的同学陆耀祖都知道下落。最后问起了他的工作,这就是两人之间的不对等了,陆耀祖可以轻描淡写一而再地问起他的工作表示关心,他则不能。除非他自己说。他于是说起了廖俊伟的事。权当闲聊。陆耀祖说,都像你这么抓企业就好了。他说,现在看起来有些冤了。陆耀祖冷笑,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你这么做是对的。

完全是上级对下级的口气。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在大学不必说了,完全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毕业到燕京也一样,每个星期天,只要不加班总会联系到一块儿吃一顿,无话不谈,甚至女朋友也要拿出来给对方“评品”或者炫耀一番。彼此的婚事另一方都是帮忙的主力。陆耀祖和陆耀祖分别当了对方的伴郎……但以后慢慢就变味了,特别是陆耀祖当上处长后,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找不到了,陆耀祖跟他说过的很多话都记得。认为非常精辟,其中有一句印象格外深刻:千万不要和领导交朋友,领导可以当你是朋友,但你不能。

陆耀祖说的非常对,这句话让他受益无穷。

在他们那个班甚至那一届,如果以传统的标准衡量,陆耀祖都是最出色的。有人将陆耀祖的成功记在了其家庭。陆耀祖的成功肯定有其家庭的影响,但他不那么认为。那个家伙是内心极其强大,在其勃勃的野心和出色的组织宣传能力背后是其善于学习,律己,恪守道德等美德,这方面俩人很像,所以才能成为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铮友。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所谓的**都是醉心于声色犬马的纨绔,他也有过这样的误解,特别是在大学时看过一本以前燕京市委书记**案为原型的长篇小说,把那位权势赫赫市委书记的公子描绘的令人羡慕又厌恶。等他知晓了陆耀祖的身世,那个观念就部分被推翻了,陆耀祖的家教极严,比一般的平民家庭严的多,在大学四年期间,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其他,完全看不出其有着深厚的背景。

他看见陆耀祖案头那本厚厚的《平泉县志》,应该是满清时修的地方志,还是竖版。陆耀祖研读平泉志肯定不是研究历史,而是鉴古而知今,现在的地方领导都在学习着经营城市了,逐渐明白了挖掘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找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比一味盖高楼大厦更重要。因此阅读地方志就成为了必然。只是陆耀祖这么快就开始考虑城市建设(他固执地认为陆耀祖研读地方志就是准备干这个),还是让他有些想不到,难道他不考虑如何真正掌控权力吗?

他预感到,平泉的新城规划是横在他与他之间不容回避的一个结,他完全站在了红星的立场,但对方当然是站在了整座城市的高度。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很多来自于立场的不同,立场的背后是现实的利益。立场不同决定了思维方式的不同,就像他对廖俊伟的处理一样,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他的用意。

在聊天的最后,陆耀祖说到了昨天唯一的“正事”,那就是吕纬。陆耀祖说,“你介绍的那个人我了解了一下,还不错,准备用起来……”

陆耀祖既然这样说,那就是定了。他没有对此说任何一个字,从陆耀祖决定使用吕纬,他和吕纬的所有交集就应该中断了。这个规矩,他懂。

他谢绝了陆耀祖共进晚餐的邀请,去了书市,又买了几本书,然后就捎上了徐德玉,然后回厂就看见了吕绮,下车跟她说了吕纬的事。之前他只字未吐,但现在可以了,他希望促成此事,因此提前告诉了吕绮,目的是让未曾见面的吕纬有个思想准备,第一次面见很重要,有备无备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