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很快就关满了犯人。
但苏轼很喜欢,因为监狱的犯人,不就是写着‘免费’两个字的劳动力吗?
于是,全部送去修水利、道路和桥梁。
李格非当然知道苏轼的算盘。
所以他也只是来诉苦的。
“明府啊,再这样下去,府衙和县衙的官吏、差役,就都要累坏了……”
苏轼不以为意,他轻声道:“文叔不必忧心,且回去告诉府衙和州衙上下,本府会记得他们的辛苦!”
“等到这个冬天过去,开春之后,渠道、道路都已经完工,本府不会忘记上下有功之人!”
“一定会上禀朝堂,为诸君请功!”
李格非听着,道:“这些事情,下官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奈何,光靠许诺,恐怕难以激发上下了……”
苏轼入冬后,就一直在画饼,都说开春后就请功。
一开始确实效果很好,可现在,随着压力越来越大,人心自然难免出现动摇。
毕竟,好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升官!
“这样啊……”苏轼听完,想了想,就对李格非道:“文叔回去,告诉上下官吏……”
“本府这里,今年、明年加起来还有五张荐书的名额!”
“此外,离京时,吕执政和韩相公都许诺,给登州十张吏员因劳出官的空头劄子!”
李格非听着,不可思议的看向苏轼。
在大宋,选人改京官是无比艰难的。
因为有一个必要的程序,需要集齐五位京官、朝官举主,且其中必须有一位转运使司提刑常平或者经略使举主。
此事自然无比艰难,大多数选人一辈子也凑不齐五位举主,更不要说其中必须要有一位本路经略、转运、常平、提刑举主了。
所以,官场上将这种集齐五位举主的努力,称为‘合尖’。
寓意此事犹如造塔上之顶一般,非一般人所能成功。
因为,一般官员是绝不肯给那些没有干系的人写保举荐书的——若其出了差错,举主可是会连坐的!
至于胥吏因劳出官,则是朝廷给与地方官的特权。
也是给胥吏们的一个希望。
只要好好干,到了年限或者得到赏识,是可以脱离胥吏的身份的。
不过,一般而言,胥吏出官,都是靠着熬年限。
熬满二十年,自动授官。
原因和官员的荐书一样,地方官举荐的胥吏出官后,若是犯错,举主同样连坐!
如今,苏轼却肯一口气放出五个荐书名额和十张胥吏出官名额。
这在官场上不可想象!
苏轼当然知道李格非的心思,他哈哈大笑一声,道:“本府都已经被流放、编管过一次了!”
“岂会怕再担责任?”
在黄州的那几年,让他得以真正的接触到百姓的真实生活,也真正的和百姓一样,扛起锄头去种菜。
他的东坡居士的自号,就是在黄州的那块面东的山坡上开荒时,自嘲而起的。
既曾跌落谷底,所以,也就不怕再次跌落。
这就是苏轼。
无所顾忌,豪放自然的苏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