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还是个傻白甜瓜。
……
喜得贵女,他高兴了得有一个多月,整个人都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可他也没忘了他身为帝王的任务。
随后,他便趁热打铁,北疆已定,那便再将南疆都收了,整个新疆就全部都纳入大清的版图了。
利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他的宏图大志,在大清数十万儿郎热血铁志、勇敢无畏的拼搏下,终于成功。
而那些冥顽不灵的土司们,被他釜底抽薪,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彻底被收服。
而后,便是加强中央集权。
在这点上,他比他的皇阿玛更有野心。
他要做个少年英主,带领他的百姓们,热血沸腾的迈入大清的巅峰。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出巡镇压了。
他这一生出巡多次,几乎占了他在位时间的四分之一。然,他每出去一次,便会受到皇阿玛骂他是败家子的信。
对此,他漠然视之。
他哪里懂得,他的出巡是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更是潜移默化的治国手段。
这可比带军征战要有用的多,事半功倍。
没办法,大清的统治者虽是满人,但以子民数量来看,满汉对比却是一比一百二十五。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就是那些汉人们如果看他不顺眼,团结起来,一人一口吐沫,他就能在里边游泳了。
所以,他必须得多刷刷存在感。
告诉他们,他是个好皇帝,勤政爱民,随和宽容,最重要的是——有权有势还不差钱。
可传说总会歪。尤其是山东那边,居然还有坊间传闻说他在大明湖畔有个相好的,所以一生竟去了八次山东。
放屁!
老子明明是专门去孔庙祭拜孔子的,是为了笼络汉族大臣好吗!
这帮无知的智障们……
还有江南。
传出的他的风流韵事颇多,实则都是扯淡!
江南多才子,读书人一多,聪明人若是想搞些事情,大清朝必将动荡。
为了稳住这些有脑子的读书人,并为他所用,在帝王权术这些方面,他没少下功夫。
比如多开恩科,消磨他们的精力,让他们的脑子全部都用在背满篇仁义道德实则没太大用的八股文上,等他们费尽心血,熬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终于中了举,那也早已成为思想上的俘虏,终身都必将为大清所用,且以在朝为官,能得到圣上的奖赏,成为天子门生为荣。
再比如,就是他六下江南的出巡。费时费力还费钱,有人还为他算过一笔账,说是光在江南这个地方,他便花费了六百万两白银。在他的全盛时期,这自然不算什么,但比起他皇玛法的时期……这是康熙一朝的国库总银。
听着便有些慎然了。
然,他多次去江南着实是为了镇压那帮才子们。
明末清初的时候,大清入关,数江南人民抗拒清军最顽强,骨头最硬,最不好啃,他必须要多刷存在感,让他们见到他的排场、威仪,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彻底臣服才行。
至于那些旖旎香艳的绯色传闻……
都是喷子故意抹黑老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