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元载在中枢,元载除了私心重了一点点,并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他对言论并无多少管控。
更何况现在朝廷上下都在议论右相的人选。
有酒家为了吸引客人,甚至在店门口写了“本店有高手论时政”的字样。
这导致一大批人涌进了那些酒肆,甚至连胡人也跑去看热闹。
有一位名叫韦应物的人在报纸上用直白的话语点评道:魏博刺史纵容、勾结地方豪族,兼并良田,隐瞒户籍,是为了囤积粮食,高价售卖朝廷。而朝廷在河北大量购买粮食,是为军需!军需是为平定叛乱,平定叛乱是为天下太平。河北官员与豪族勾结者,实与叛军无异,荼毒天下甚,当人人唾弃!
最后,他在结尾写道:清河案延伸出的河北各州并田案,并非孤立,在看不见的地方,局势只会更加严峻。
他的点评短时间内快速在长安城引起了许多人的赞叹和拥戴。
赞同用重刑者,快速传播韦应物的名字,仿佛找到了精神上的导师,他们义愤填膺地斥责那些贪官祸国。
并且希望朝廷针对这种情况,快速拿出相应的对策。
当然,这种情况少不了李白。
应该说长安有名的酒肆里,就不能没有李白的身影。
在这种政局大变动的时候,酒肆里的人越来越多,李白的酒喝得越来越飘逸。
这一日,李白正在西市附近的胡姬酒肆饮酒,酒肆里正在争论着今日杀人一事。
也有人在评论韦应物的观点。
周围的胡姬如同往常一样,在琵琶声中,贡献出了热情的舞蹈。
这时,一个青年走进了这家酒肆,走向已经烂醉的李白。
“可是李常侍?”青年做了一个叉手礼。
李白抬起绵绵无力的头,看了对方一眼,问道:“你是何人?”
“在下杨炎。”
“哦,我好像不认识你,你要跟我饮酒作诗吗?”
“在下不擅长作诗。”
“那你要跟我饮酒吗?”
“在下也不擅长饮酒。”
“那你找错人了。”
“我找的就是李太白李常侍。”
“你不会作诗,不会饮酒,你来找我,哦,你来找我舞剑!”李白一瞬间蹦跶,歪歪倒倒拔出剑。
周围的人一看李白拔剑了,立刻兴奋起来,纷纷鼓掌欢呼。
“在下也不擅长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