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先生,肖老,我要结婚,马上结婚。”
梅姨一阵风似的大喊着跑进客厅。
外祖父和外祖母坐在沙发上,梅姨站在他们跟前,眼睛里放着亮光,满脸洋溢着欣喜,她大声地宣告说:“爸爸,妈妈,我要结婚,现在就结婚,你们为我举办婚礼吧。”那样子她不是在请求父母亲准许她结婚,而是在通知父母亲她要结婚。
外祖母轻皱起眉头,含笑地说:“一个大姑娘家的,大喊着要结婚,成何体统,真是不知道羞呀。”
“结婚为什么要害羞,伟大的爱情是最神圣的。”梅姨骄傲地说。
外祖父很平静,好像一点也不惊讶,他不动声色地说:“你要结婚呀。”
“对呀,肖老先生,我要结婚,我要和您不喜欢的那个楚秋凡结婚。”梅姨像是在示威一样,强调性地对外祖父说。
外祖父慢慢地说:“爸爸可没有说不喜欢他,爸爸只是说,有待考察。”
“爸爸,我不管您是不是还要考察,反正我要和他结婚,你们就给我举办婚礼吧。”
外祖母指着大女儿说:“你的姐姐还没有婆家呢,你这个当妹妹的就先喊着要嫁人呀,姐妹次序颠倒了,成何体统。”
姐姐肖倩笑着对外祖母说:“妈,我还要念书,我不想结婚呢,您就让妹妹先结婚吧。”
梅姨说:“就是呀,大姐喜欢念书,她不想结婚嘛。”
“对,我喜欢念书,你喜欢的可是楚秋凡呢。”姐姐开玩笑地说。
外祖母并不很想让自己的小女儿这么早就嫁人,她说:“我的小女儿,你就那么想嫁给他呀?”
“是,我想嫁给他。”梅姨满脸荡漾着幸福说。
“他有那么好吗?”外祖母说。
“当然,他很好,非常好,特别好,好得很。”梅姨笑得两个浅浅的酒窝像装满甘甜的美酒。
“比你的妈妈还好呀。”外祖母不情愿地说。
“哎呀!妈妈,没有这样比较的,完全没有可比性。”梅姨撒娇地喊着说。
姐姐肖倩说:“小妹,妈妈是舍不得你离开家。”
“哎呀!真是的,女儿养大了就是这样的结果。”外祖母失落地说,外祖母似乎不那么高兴只有十九岁的小女儿就这么急急忙忙地出嫁。
梅姨喊着要结婚,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爱情里。梅姨认为,自古所谓,事不过三。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事不过三。楚秋凡在她危机的时刻一共搭救过她三次,第一次在伪满洲国的“新京”,日本人追捕她,楚秋凡把她藏在马车里,虽然这件事楚秋凡一直矢口否认,但是,梅姨认定那就是楚秋凡。第二次在上海,深夜梅姨遇到流氓,楚秋凡救了她。第三次,那就是在淞沪会战爆发的那一天,楚秋凡在阵地的炮弹下搭救了她,否则她的脸一定会被炮弹炸伤,毁坏了面容,这对一个女孩子来讲,可是致命的,是天大的事情。这事不过三的抢救,是命运的安排,是命中注定,梅姨注定要嫁给他。
外祖父平静地坐在沙发上,外祖父似乎对小女儿大喊着要结婚的事一点也不惊讶,好像他已经猜测到小女儿有一天一定会这样大喊着要结婚,而且是和楚秋凡结婚。
事实上,梅姨从上海回来之后,在第一时间,她就把自己在上海前线的经历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了。当然,她特别讲述了楚秋凡是如何在敌人炮弹的爆炸声中,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舍命保护她的安全。梅姨每天都在讲,讲了好几遍,全家人都倒背如流了。家里的所有人都知道梅姨对楚秋凡的爱情如火如荼,梅姨对楚秋凡的爱几乎达到如醉如痴的地步。从那个时候起,外祖父就知道梅姨要和楚秋凡结婚了。
其实,外祖父一直在关注楚秋凡这个人,他也托人从侧面调查了楚秋凡的家庭和他的个人经历,甚至外祖父对楚秋凡的了解要比梅姨还详细。外祖父知道楚秋凡是东北哈尔滨人,他的父亲在哈尔滨开一家医院。楚秋凡曾经在日本东京留学,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侵占东三省后,楚秋凡离开日本回国。不久,他又起程去了美国。外祖父甚至还知道,日本侵占东三省后,楚秋凡的一家人离开哈尔滨,去了云南,现在他的家人都居住在昆明,有一个叔叔在杭州做丝绸生意,经常来往于杭州、上海之间。
外祖父在调查中发现,凡是和楚秋凡有过接触的人都对他有着不错的印象,无论是他曾经一起留学的同学,还是大学里的教授同仁,对楚秋凡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口碑极佳。外祖父知道能够做到这一点很是不易,外祖父还有意和楚秋凡进行过一次接触,在楚秋凡不知道外祖父身份的前提下,他和楚秋凡有过一次涉及教育、社会,还有当前中日战争的谈话,谈话的结果使外祖父很满意,如此一来,外祖父对楚秋凡的印象有了根本的改变,颇有好感。再者,楚秋凡有着体面的家庭背景,又身为教授,前途无量,并且他学识渊博,聪明睿智,眼光锐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颇受外祖父的赏识,还有一层关系,外祖父和楚秋凡在对待美国问题上的看法也有着颇多一致之处,话有投机。因此,外祖父对楚秋凡有着极高的评价,外祖父断言楚秋凡日后定成大器,不同凡响,可以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其实,外祖父心里已经认可了楚秋凡,只是他没表现出来。他甚至很赞赏小女儿的眼力,找到一个难得的人才,一个如意郎君,因此,外祖父似乎已经认定了这个未来的乘龙快婿。他甚至知道过不了几天小女儿就会跑来,大喊着要结婚。
果然,梅姨跑来了,她向全家人宣布她要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