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宋王安石梅花 > 第六八五章 石破天惊(第1页)

第六八五章 石破天惊(第1页)

虚弱不堪的赵顼在朝堂上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表示自己只是生病昏迷,不能视朝,所以才让扬王监国,主持政务的。

如此一来,便不存在乱臣贼子意欲谋夺皇位的说法,皇太后和扬王也不曾有谋逆举动。

那么秦王所谓的靖难,匡扶社稷而出兵也就说不通了。

当然了,秦王也可以说赵顼是被胁迫了,并非实话。但这种事情本身就在模棱两可之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秦王可以不承认,找各种理由进行否认。

高滔滔和赵颢也可以说,秦王实际上贪恋皇位,居心叵测,意图谋反。

虽说只是相互指责,扯皮的事情,但绝对是有效果的。最起码可以动摇舆论对秦王一边倒的支持,打击赵昭的威望,分化民心,改善眼下的不利局面。

尤其是对观望的中立者有很大的影响,多少还是有些效果的。

除此之外,赵顼还当众宣布,册封皇子赵煦为皇太子。皇帝病重,唯恐来日无多,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宰相韩琦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直到太子成年亲政。

此举明确告诉天下人,继位的不是扬王,多少可以洗清赵颢谋朝篡位嫌疑,之前的流言也能不攻自破。至少能让天下人起疑心,不至于盲目地支持赵昭。

同时皇太后垂帘听政,宰相为顾命大臣,等于是公开否决了秦王辅佐摄政的可能。之前看似无懈可击的流言,逐渐动摇,漏洞百出,百姓心中自然生出疑心。

赵顼请礼部尚书张宗益传旨秦王,解释误会,并令其率军返回长安。

虽说秦王是皇叔,可终究君臣有别,就必须得听从皇帝的旨意。若是赵昭不遵,那就等于是抗旨。

靖难就变成了谋反,匡扶社稷就变成了谋朝篡位。

与此同时,流言再次传开。说是秦王有意谋反,故意设计陷害太后和扬王。秦王的家眷早就溜出城了,一切都是秦王编造的谎话和借口,其真实意图就是想要谋反,夺取皇位。

流言这东西谁都会编,吃过一次亏的高滔滔,也懂得了借助悠悠之口,赢得舆论支持,改变人心向背。

果然,消息一出,又是一片哗然。

有人不信,赵昭到底威望高,功勋卓著,百姓还是愿意相信他的。

却也有人信了,声称秦王虽然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子,流落民间是意外,皇位既然传给了英宗和当今官家,君臣名分就定了。

如果想要动兵夺权,登上皇位,也算是谋反。

毫无疑问,本来对秦王一边倒的舆论支持开始动摇了。各种猜疑,各种分析,流言满天飞,成为老百姓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秦王的回应。

赵昭的这个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决定民心向背!

可结果却出人意料,秦王做出解释之前,有一个人站出来了。

濮王赵宗晟,他带来了石破天惊的消息!

赵宗晟公开向天下臣民宣称,宋英宗赵宗实与如今的太后高滔滔昔年犯下了何等滔天罪行。

仁宗皇帝有四子,除了秦王赵昭,前面的三个孩子全都幼年夭折。

在长子杨王赵昉出生之前,当时的皇后曹氏感念仁宗皇帝无子,江山社稷后继无人。

景佑二年,曹皇后未雨绸缪,先将当时的汝南郡王赵允让年幼的儿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仿照真宗皇帝养赵允让于宫中的先例。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若是仁宗真的无子,就过继赵宗实,养在宫中是为了培养感情,教育培养。

曹皇后深谋远虑,乃是一片好意。不过后来仁宗长子褒王(徽宗时改封杨王)赵昉出生,可惜出生之后就夭折了。赵宗实的意义看起来越发重大,领了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等一大串头衔。要知道昔年太祖皇帝长子赵德昭最初也不过是为贵州防御使,赵宗实的地位已经相当显赫。

可惜好景不长,宝元二年,昭节贵妃苗氏(赵福康生母)诞下一位皇子,是为雍王赵昕。

也就是在这一年,赵宗实被礼送回汝南王府。毕竟仁宗皇帝有了亲生儿子,江山社稷后继有人,再将侄子养在宫中就不合适了。

遗憾的是赵昕也早早夭折了,或许是天意吧!

皇帝无子,国家却要有储君,赵宗实无意是成为头号人选。再加上渐渐长大的赵宗实谦逊有礼,仁孝忠厚,在百官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故而都对其十分看好。

仁宗皇帝却不甘心,再接再厉之后,后宫的朱才人生下了第三子,取名赵曦。

因为已经夭折过两个孩子,赵曦格外受到仁宗皇帝重视,出生之后照顾的十分精细。很幸运,这个孩子健健康康,逐渐长大。

庆历三年正月初一,仁宗皇帝下诏,封皇子赵曦为鄂王。显而易见,这是培养储君的节奏。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