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市,简称“郑”,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今谓绿城,河南省辖地级市、省会城市。
郑市地处河南省中北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地形总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
郑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
这里也是全国公、铁、航、信兼具的交通枢纽,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六十年代的香江,物资条件十分受限。
1962年,为给香江居民运送猪、牛、羊等鲜活商品物资,原对外贸易部和原铁道部共同开创编号为751、753和755列车,每日分别从沪城、郑市和汉口始发,经深城运抵香江,被形象称为“三趟快车”。
从郑市北站始发的82755次供港列车,每天就在这条专门的股道进行作业。
郑市以北地区、郑市以西地区组织的货源都要在郑市北站集结,整车完备后发往深圳。
从祖国北方去最南边的香江,最快捷的线路就是搭乘这趟发自郑市的货运列车。
不过既然是货运列车,自然是没有车票卖的,也就是除了列车员外,不会有其他乘客在车上。
而且,车上的列车员都是经过严格政审后才可以走上这个工作岗位的,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上到这趟车上的。
不过这个时候正在商量逃离计划的李氏兄弟,才不会去管这趟列车是货运列车还是客货列车。
在他们眼里,只有登上这趟列车,他们才有活下来的机会。
“拿到介绍信以后,我们先往北走,从县里搭车去新乡,就算他们发现,也只会以为我们要回京城。
我们在路上下车,再想办法搭车往郑市走,如果路上能看到铁路,就顺着铁路到郑市火车站,找到前往香江的列车,想办法混上去。”
李东林继续说着,把他心里盘算的出逃路线告诉了他哥哥。
“可是也得过黄河大桥以后才能顺着铁路走,不然我们根本过不了河。。。。。。。”
李东胜这时候也插话进来,说道。
一晚上的时间,在一盏油灯的照耀下,两兄弟就开始商量起路线,尽可能避开路上可能遇到的检查站。
“记住,得多拿几张介绍信,不然我们很难过得了黄河。”
最后,李东胜小声对李东林说道。
“我知道。”
李东林点头答应下来,“小妹那边,明天晚上我们再告诉她好了。”
“嗯。”
李东胜也连连点头。
对于他们来说,生产队的人对他们其实并不关心。
现在每天出工,都有公社的会计出来记录工分,只有出工才能分到口粮和工钱,没有出工就不会登记。
所以出不出工,生产队根本就不关心。
甚至,在李东林看来,或许他们离开这里以后,两三天后队里才会发现他们不见了,然后上报。
毕竟,他们居住的地方是在村子外面,平时这边也没人过来。
也就是公社办公室那边可能会有暴露的风险,毕竟要去那里拿介绍信。
如果这两天没人要外出的话,想来也不容易发现少了几张。
。。。。。。。
第二天,李东胜和李东林两兄弟照常早早的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出门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