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黄门的宣召,这一次通过会试的子弟们,排成了两列,逐渐向殿上走去。
寒霜一步一步,走的极稳。
她终于回来了。
这么久,她终于回到了这个地方。
殿试并不是直接面见皇上,而是要经过四次当庭对答的考核才能到达最后。
第一关就是苏父。
他在人群中看了一眼,并没有看到寒安的影子,心中暗道她识时务,于是安下心来,开始对学子们进行考核。
寒凌在十一位,在寒霜前头,于是先被念到了题目。
考察寒凌的那位先生是平素和寒家交好的一位大人,他先笑了笑,道:“你一路过关斩将,能至此处,也是难得。那你便说说你对先前颁布的《利民令》的理解吧。”
是政令的相关题目。
利民令总括三十余条律,其中包括生计、种植、纺织、百工等七个项目,涵盖了各个行业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则,寒霜先前在曦城反驳柳嬷嬷的那条“节约”,就是出自《利民令》。
寒凌凝神想了想。
她和寒霜曾经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去探寻贫苦百姓的生活,因此对于《利民令》的诸多条例都非常熟悉,并都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她道:“《利民令》涵盖颇广,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不以家世作为准则,乃是真正利民。安曾经在冬月见过卖炭翁的苦楚,也曾遂家姊遍访山间,才终于明白我锦绣王朝之下还有这些衣食都不足的人。”
“他们遍居锦绣王朝的各处,因并没有位高权重而为人忽略,甚至他们的声音都被淹没在市集的喧嚣里,淹没在达官贵人漂亮的衣食布匹里,实是大憾之事。故此,需要了解民生,需要这样的《利民令》。”
“但是,实则《利民令》还有些许不足。”
“它因是律,而不是法,对众人的约束力总会少些。京中的富贵人家,真正全条做到《利民令》的实际不多,但不会有人强硬地去约束他们。寻常百姓虽得了这一二分薄利,生活的艰辛却还是会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前人云,哀民生之多艰,当是实情。”
“所以,《利民令》要推行,并要足够严厉的推行,否则百姓终究难以衣食无忧,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只会是一句空谈。”
她躬了躬身,“学生想到的就是这些,还望先生指证。”
监察的大人捻了捻胡须,“好,好,好,你说的很好。可见你是对民生这一事上了心的。我已是没什么能说的了,来,这是你的通过牌,你去吧。”
寒凌躬了身,笑着道:“谢过大人。”
她向寒霜得意的晃了晃手中的通过牌,又指了指那边的尽头处,无声的说:大姐姐,我在那边等你。
寒霜笑着点了点头。
她目送着寒凌走了进去,负手立在原地,将思绪都放空了。
真正一步一步走到这里,她反而并不觉得紧张和难熬了。大概是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已经过去,现在她能够想到的都是未来。
她既然都已经走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再让人将她拉下去。
寒霜前面的考生一个又一个的参与了对答,因寒安没有出现,所以倒还少了一位。等前面第十七位答完之后,寒霜捋了捋长袍,慢慢走了出来。
监察的先生念了排名。
“第十八位,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