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着观光车在园区里悠闲的转着。
一开始端木若岚并不想参观,毕竟她来过几次,并且科技公司属于集团,这边有什么,她还是很清楚的。
但陆景坚持,声称如果不跟他转的话,就不告诉她自已的安排。
端木若岚只能同意。反正也没事可干,权当打发时间。
从生物医疗到新材料再到机械设备,一路走下来,与上次视察没什么变化。
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一路上没遇到几个工人,也没有随行人员。与以往视察那些子公司时的阵仗明显不同。
她感觉有些无趣。
“你带着我看这些,不会是想让我帮你管理工厂吧?”
端木若岚扭头看着陆景,在等他回答。
“不敢!要管的话也是我帮你。在我这,你可是女王一般的存在。怎么可能让你屈居人下。”
女人莞尔,马屁似乎很受用。
“不用我管理,那领着我看什么?跟我炫耀你的工厂?”刻意加重了语气,似乎有些不满。
“别问,跟我走,一会儿就知道了。前边是军工厂,有些新东西,带你看看。”
军工车间,除了已经公开的光能武器,潜航器,高能粒子发动机外,还有些新项目。
陆景一一为她介绍。
其中,与高能粒子发动机配套的无人机,已经进入试验阶段,很快就能量产。
几十马赫的速度,搭配上光能武器,绝对的空天霸主。
模拟星舰力场的防御系统刚刚立项,还在研究。
其原理就是向目标保护范围的边界处全方位的持续释放能量,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能量膜。
当敌方武器触碰到能量膜时,就会被破坏掉,达到防御的目的。
以科技公司目前的技术,还不能达到星舰的水平。
星舰的防御无死角,并且可以智能识别攻击目标。穹顶开启时,不影响生物或者无危险的物体正常出入。
而工厂研究的防御系统,就没有这么高级。一旦开启,能量膜就是一堵透明的墙,任何物体只要撞上都会被摧毁。
所以只能做短暂防御,并不能像星舰那样持续展开。
目前的技术壁垒是,力场开启需要巨大的能量,一般的核聚变反应堆根本不足以支撑大面积和长时间防御。
在陆景的指示下,他们做成了简化版。
既然不能全方位防御,那就在攻击方向瞬间打开一道平面防护墙,攻击过后再撤掉。
对于那些固定的较大或比较重要的防护目标,就地建立几座大型聚变反应堆,供大型防护系统使用。
而移动防护目标,比如飞行器,潜航器,陆地战车等。可以小型化,轻量化,再配合带攻击识别光能武器,防御效果也很好。
端木若岚还沉浸在惊叹中,虽然陆景之前提到过,要借助长青集团把外星科技带到地球。但当这一切真的在慢慢实现时,她还是有些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