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不错,关键是如何实现,你光给我俩画饼是没用的。”陈大将军摇了摇头,对这个想法不是很看好。
“首长,无论如何我们要去尝试,您刚才不是看到了吗?我们的战机发动机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大哥,现在空空导弹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和美俄两国的先进技术都没什么差距,现在正是赶上或者说超过的大好时机啊!”
见陈大将军不看好自已的项目,洛天明赶忙解释道。
“但是我们现在没精力干这些,研制先进的武器需要大量的资源,而我国目前的现状就是缺少资源,苏俄交给我们的157个重大项目能够完全消化就已经很不错了。”刘司令也是同样的摇了摇头。
“实际上我们今天带苏俄专家来到这里,主要是看你的发动机,让他们知道我们也能做出先进的发动机,免得他们在引进米格19和萨姆2时狮子大开口。”
“你的这款发动机确实很好,但是我们还是打算按照原计划按部就班的引进苏俄战机。你这款发动机或许暂时只能作为出口商品帮咱们挣外汇了。暂时我们没有精力去消化这个。”陈大将摇了摇头。
“别啊,首长。”洛天明慌忙拒绝,同时脑子里不停的想着对策,这么看来老领导只是把自已当成了一条鲶鱼,用来鞭策和PUA苏俄专家们,顺便再挣点外汇,并没有真的要应用他的产品的想法。
实际上若是洛天明自已处于那个位子上,恐怕也会做出这个决定,苏俄援助的不是一两项技术或者产品,而是157个重工业项目,一整套的工业体系。
一两项关键技术的提升对整个工业体系并不构成什么影响,更何况但凡是做大项目,都会有技术冻结机制。
技术冻结机制就是项目开始之后,哪怕某一项技术有了突破,这项技术也不应该用于已经开始的项目上,这样会造成子系统和整体项目的不匹配,反而会拖累最终产品的效果。
“首长,我们不能一直依靠苏俄,现在咱们跟苏俄关系这么好,他们都还要时不时的拿捏一下我们,那如果我们以后跟他们关系降温了,他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帮助我们吗?”
“天明,不要乱说话。”陈大将军皱了皱眉头。
“我倒是觉得天明的话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在空空导弹这一块儿没问题,苏俄又没有空空导弹,咱们自已还不能研发吗?更何况空空导弹研制出来了,我们还可以反过来卖给苏俄啊!”
刘司令显然是对洛天明口中未来的空战模式来了兴趣。
“你让我想想,要实现你说的这些,你还需要什么帮助?”陈大将军沉思了一下开口道。
“一个雷达团队,一个电子团队,一个光电感应团队,人数不需要太多,但必须都是精英,最好是金陵雷达所和东北光学所的技术人员。”
“我需要这些人帮我完成雷达,光电传感器,以及无线电传输和操控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当然我也不会白要这些人,我会拿出一部分技术分享给支援我的兄弟单位,保证不让他们吃亏。
洛天明赶忙表态给出了条件。
“如果给你这些人,你这些都能实现吗?”陈大将军看着防空导弹模型说道。
“不说都能实现,至少会在今年年内让您看到战果。”洛天明信誓旦旦的立下了军令状。
实际上摆在这里的模型除了战机是模型以外,其他的空空导弹和防空导弹大部分部件已经完成。就等航电,雷达和光学部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