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当归是个说干就干的人,第二日刚好是周日,有时间准备。于是于当归便赶了个大早赶往田吉镇。
田吉镇毕竟是个镇,管理着十里八乡,许多东西还算齐全。
资金有限,没办法,于当归唯有临时选择立柱型大棚建设。
虽然只是在自家后院,面积不大,但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准备的东西还是要准备。
田吉镇里已经有人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于当归构建大棚需要的东西在供应站里很快便发现了。
钢架是没有,竹弓还是要买,山上的荆条多少是矮灌木,达不到构建大棚需要的长度。
多功能的长寿膜是别想了,于当归扯了十多平方的普通膜,半年寿命足够她这个冬天用了。
草被什么的直接放弃,于成海有那手艺,两天做出来不是问题。而且于当归也希望于成海能多少参与其中,提升对方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其后期参与巩固基础。
之后她又买了几平米遮阳网,用于当下保温覆盖。
铁丝、麻绳之类的其他零碎小东西,于当归也就拣着买了,毕竟她手头钱方面着实紧张,家里有些东西能废物利用便废物利用吧。
于当归查看了田吉镇可以利用的菜苗,也就冬芹和小松菜还能满足她目前不论时间,还是条件上的需求。
但冬芹来不及从种子开始,于是于当归便预定了一批冬芹苗,和一定量的小松菜菜籽,等家里小拱棚建好,再过来取货。
后院的土地本就种着一些蔬菜,经常被于成海翻来覆去地倒腾,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无污染,倒也符合大棚用地基本条件。
于当归雇了一个拖拉机,将自己所需的东西一股脑拉回了家,到家后便看到于成海已然将他需要用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
卸下了东西,于当归当即动手拿起卷尺、壁线、测锤等工具在于成海帮助下开始测量。
因为面积着实小,虽说选择了立柱型大棚,但不过几平方米的区域也压根用不着立柱来支撑。
测量完毕后,爷孙来便开始建造称重后墙,墙体宽度大约50共分,于当归提前预料了专用的通风口。
祖孙两个在一线奋力征战,于红沙暂时帮不上忙便在自己做活计的同时帮二人端茶倒水,一时间,破旧的于家老宅在这个刚入冬的时节变得热火朝天。
毕竟是熟手,虽然所用东西同前世有不同,但还是很快被于当归琢磨了个透彻。身为营养医师,于当归并不是单纯地只是在医院里拿着菜谱看来看去,更多的时候她会选择自己亲自下地,了解每种蔬菜或瓜果的生产环境,对各种环境下的蔬果机能做彻底研究。
几年如一日,从上学时开始,直到她穿越过来方才结束。
其中辛苦,自不必多言。
也因此,才有了日后在医院里做得风生水起的小于医生。
祖孙二人齐心协力,在傍晚太阳即将要落山之际终于将小拱棚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