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稘的真面目被揭穿后,清廷可算松了口气,民间也松了口气。原来这个周稘是假的,那真的朱三太子说不定还活着呢!
无名商人:我是朱三太子!
解说语:第二年(康熙二年),直隶真定又冒出来一个“朱三太子”。这人明显是有备而来,那动静闹得可大了,又是封赏爵位,又是招兵买马的。
鳌拜:我一听,这还了得,立刻亲自带人去收拾他。结果你猜怎么着?这人根本不姓朱,他的祖上就是个普通商人。
蔡寅:我也是朱三太子!
张三解说:话说康熙十六年,福建永春县冒出来个“朱三太子”。这人行动那叫一个低调,还偷偷派人跟台湾郑氏联系。那时候正好是三藩之乱,康熙就让康亲王杰书把抓“朱三太子”这事当成头等大事。结果这“朱三太子”很快就被抓到了。一通严刑拷打之后,才发现这人原来叫蔡寅。
康熙:真真假假,朕每次派兵镇压“朱三太子”,都希望对方是假的,但又希望他是真的,这种复杂心情,实难体会。
杨起隆:我朱太子有证明!
张三解说:在康熙年间,“朱三太子”里最出名的要数杨起隆了。康熙十二年的时候,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叛,清政府那叫一个狼狈。这时候,有个叫杨起隆的和尚偷偷摸摸来到了北京,跟黄吉、陈益这些人接上了头。他说自已是“朱三太子”,一开始大家都不信。结果这杨起隆还真有明朝皇子的印章和衣服,大家一看,得,信得信得!
《清史稿·鄂克逊传》记载:
杨起隆堪称一名卓越非凡的
"演员
",他巧妙地借助
"朱三太子
"这个神秘身份,短短两年时间里竟然成功笼络将近两万之众。这些忠实的追随者们始终坚信不疑他就是真正的
"朱三太子
"。紧接着,杨起隆毅然决然称帝,并将年号改为广德,然后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捣清朝勋贵世家,一时之间气势如虹。
然而好景不长,明珠与图海联手出击,全力围剿之下,杨起隆败下阵来,被迫落荒而逃至陕西,但即便如此,其身旁依然簇拥着众多誓死相随的信徒。在此后的七年时间里,杨起隆一直在清朝境内四处活动,搅得天翻地覆。
时光荏苒,直至康熙十九年,当杨起隆最终在陕西凤翔被擒获之时,面对审讯,他依旧顽固地坚称自已乃是如假包换的
"朱三太子
"。无奈之下,清政府只得请来昔日明朝宫廷中的资深嬷嬷前来辨认,至此真相大白——原来杨起隆不过是个冒牌货!
追根溯源,原来杨起隆的姑姑曾经身为宫廷侍女,在明末乱世之际,偷偷带走了皇子的印章以及衣物。待到姑姑离世之后,杨起隆察觉到其中有利可图,于是心生一计,伪装成
"朱三太子
",自此踏上了这条看似辉煌实则虚幻的道路。
康熙:虽说杨起隆是个冒牌货,但也给朕敲响了警钟。朕明白,要是找不出真正的朱三太子,指不定啥时候就会冒出更多的“杨起隆”。
所以,康熙三十八年,朕去拜谒明孝陵时,就向全天下宣布要寻找明朝皇室的后人,还答应用“三恪”之礼好好对待他们。
解说词:康熙此举,看似用心良苦,实则更像是骗局。
朱慈焕:
康熙一直想抓到我这个朱三太子,那我这个真正的朱三太子在哪呢?这要重新开启一个新故事。
李力远:康熙二十二年,我是蓬莱的一个读书人。有次参加宴会,碰到一个姓张的书生,他说自已是隔壁张员外家的教书先生。我俩相谈甚欢,觉得他说话风趣,知识渊博,就邀请他有空来我家玩。之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