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吐槽历史的搞笑段子 > 第38章 李弘 我能不知道我是咋死的了(第1页)

第38章 李弘 我能不知道我是咋死的了(第1页)

张三:做唐朝太子有多难?看看李建成、李亨就知道了!但他们跟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们相比,又实在太幸福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还有太平公主(有个女儿夭折了)。因为李弘是老大,所以被立为太子。可谁能想到,李弘才二十四岁就死了,没办法接李治的班。

关于李弘的死,《新唐书》里说是被武则天亲手杀的。这种说法在史书和民间好像已经成了定论,大家都觉得这就是历史事实。但是,这真的靠谱吗?

欧阳修:公元675年,唐上元二年,四月已亥这天,合璧宫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二十四岁的皇太子李弘,在绮云殿突然去世。

高宗李治对儿子的死非常悲痛,流着泪亲自写了一道制书,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

高宗的这道制书情感真挚,他伤心地说“朕正想把皇位传给皇太子,他却突然病重离世了。。。。。。”

世人看了都很感动,甚至对“太子死后被追封为皇帝”这样惊人的举动都没觉得有什么奇怪——这也太奇怪了。

李弘:多年来病魔一直缠绕着我,让我痛苦不堪,而这病正是古时令人闻风丧胆的绝症——痨病!那一年,我的身体状况略有起色,便随着高宗与武后一同踏上旅途,但谁能料到,这一路舟车劳顿、长途跋涉下来,竟令我本就孱弱的身躯雪上加霜。

好不容易抵达目的地洛阳城,可还未等我好好休养一番,死神却无情地降临了。就在那座名为合璧宫的宫殿里,我突然间撒手人寰,毫无征兆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张三:有关李弘死因,有三种。第一种说法,太子弘死于痨瘵即肺结核。

《旧唐书·高宗诸子列传》:咸享二年驾幸东都,留太子京师监国,太子多病庶政皆决于辅弼。

张三:这么看来,那时候的太子弘病魔缠身,连政务都处理不了啦。四年之后,也就是上元二年(675年),才二十四岁的太子弘就在合壁宫去世了。

高宗李治:太子弘天性仁厚,身染痨病,带病接受父命,以致操劳过度病情加重,竟一命归天做了上帝的宾客,按太子的品行,谥为孝敬皇帝。

张三:从李治颁布的这道诏书不难看出,自从李弘被立为太子之后便身染痨瘵之疾。至于他究竟是在哪一年染上此病症已无从考证,但众所周知的是,像肺结核这样的疾病,其病情在短短四年间极有可能迅速恶化并危及生命。

张三:第二种说法,太子弘请嫁二公主与其母结怨被杀。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义阳、宣城二公主,萧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太子见之惊恻,遽奏请出降,上许之。天后怒,……,已亥,太子薨于合壁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

《新唐书·高宗本紀》: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已亥,天后杀皇太子。

李弘:将我请嫁二公主之事,视为母子反目成仇的缘由,然而在有关我李弘之死的记述方面却略有差异。原本这桩婚事或许可成为一段美满良缘,但因各种复杂因素交织,最终竟演变成母子之间难以逾越的心结。而关于我的死因,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也各不相同,有的说是因病不治身亡,有的则传闻是遭人谋害。这些扑朔迷离的说法更增添了这段故事的神秘色彩,让人不禁对当时宫廷内的风云变幻产生无尽遐想。

而且请求出嫁二公主一事,那已是咸亨二年(公元671年)的时候了,而我逝世则在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两者之间足足相隔了四个年头。在此,我不禁要发问,人世间怎会有母亲怨恨亲生儿子,并在时隔四年之后才实施报复行为的道理呢?暂且不论那时的母后身为日理万机的当朝太后,即便是寻常市井妇人恐怕也断不会如此行事吧!况且,请嫁二公主本就对母后毫无损害可言,压根儿不存在母子结仇的前提条件啊。因此,可以断言,那种认为因我请求出嫁二公主导致母子反目成仇,最终惨遭杀害的说法完全是不堪一击、无法成立的。

此外,还有一些史册记载称:母后怀有上朝执政的勃勃野心,而我太子李弘便成为了她实现目标道路上的绊脚石,故而将其铲除。

这种论调同样纯属荒谬至极!彼时的父皇唐高宗不过才四十八岁而已,诸位皇子皆已长大成人,在这种新老两代人均可执掌朝政大权的局势之下,难道母后仅仅除去我太子李弘一人,就能确保自已必定能够登上皇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司马光:上元二年,武则天在合壁宫毒杀太子弘这件事,只有《新唐书》明确写了出来。其他史书也就提了一嘴,并没有给个准信儿。我在《资治通鉴》里也只看到“时人以为天后鸩之。”后面还加了个注释“其事难明,疑之传疑”。《唐历》也就是说太子弘“没活到头”,也没明确说是武则天干的。

咱们再深入分析一下:《新唐书》可是二十四史之一,正经的官方史书。它的作者欧阳修等人是北宋人,成书时间是公元1060年,距离上元二年都385年了,他们咋知道内情的?据司马光推测,欧阳修可能是参考了《唐历》的记载,还有李泌跟唐肃宗的一段谈话。不过呢,李泌和《唐历》的作者都是唐肃宗那时候的人,离上元二年都八十多年了,他们自已也没亲身经历过,也是靠其他史料或者道听途说来的。

你看,说武则天鸩杀太子的消息只剩下了一个来源,那就是嗣圣元年(684年)骆宾王的《讨武瞾檄文》。当时太子弘得了痨病,临终时还吐血,这跟中毒的状况很像,就给宫里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结果八年后武则天当政,李家宗族对她恨得牙痒痒。又看到骆宾王在《檄文》里写武则天“杀妹屠兄,弑君鸩母”,大家就把这些事联系起来,觉得“弑君”就是杀太子,这个说法就在民间传开了,最后还被《新唐书》采用了。

武则天:要说起史料,最靠谱的那肯定是宫廷实录和唐高宗的诏书啦。宫廷实录可是宫廷原始记事文献,可靠性没话说。诏书呢,是皇帝发号施令的文件,全国都盯着呢,也更靠谱。虽然宫廷实录不太好找,但高宗的诏书还是能看到的。

关于高宗对太子弘痨瘵薨逝和赐谥的诏书,好几本史书都有记载呢。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太子弘小时候就生病了,病好了就会把皇位传给他。太子仁人善良,可惜病越来越重最后去世了,所以被追封为孝敬皇帝。

欧阳修难道不知道肺结核在当时是绝症吗?他还把高宗的诏书编进了书里。那他为什么不根据“诏书”,反而要去相信“传闻”,说太子弘是被他妈毒死的呢?

原因嘛,有两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