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摇摇头,一脸无奈的说:
“拉到拉到,我可听不得这些,太乱了,迷糊。”
“我也可迷糊了,安哥说的时候,我就跟天书似的。反正长东肯定能当官,就是不知道几品,在哪儿罢了。”
简单的一句总结李嬷嬷听懂了。笑眯眯的看着她,咂舌一下,说:
“你要是这么告诉我,我可就懂了。”
“哈哈……”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忙活。巳时左右,李紫玫过来了,熟练地拿了个围裙围上,帮着打下手。
曹氏看着她,笑呵呵的问着:
“你哥呢?”
“我哥还有睿达哥都去宫门口等着放榜了。听说还要游街,等回来吃饭得午时末了。”
有人在宫门口守着,曹氏高兴的不行。虽然知道管家宋福肯定也会去,不过人去的越多越好,也能给长东撞些脸儿。
巳时刚过,曹氏就开始掌勺做菜。
煎炒烹炸炖……
香味四溢,闻得李紫玫直流口水。
李嬷嬷在一旁炖汤,鸡汤、牛肉汤、骨头汤、豆腐汤……
纵然李紫玫在太和镇是李府的大小姐,也没见过这么多汤。
老天,过年也不见得如此隆重啊!
“夫人,夫人大喜啊——”
管家宋福的声音传来,曹氏差点没拿稳勺子。就剩下最后一道菜了,顺手交给厨房的婆子,急急忙忙迎出来。
宋福身后,是李子台跟赵睿达。
两个人来到跟前,冲曹氏抱拳行礼,略有些兴奋的说:
“伯母大喜,姑爷中了,二甲第一,进士出身,进翰林院编撰库书。”
“真的?!”
曹氏听到李子台的话,惊呼出声。
李嬷嬷把汤盅都盖上盖儿,急急忙忙走出来,追问着:
“咋样咋样,啥啊?中了啥?”
曹氏高兴的不行,一个劲儿的抓着李嬷嬷的手,激动地热泪盈眶说不出来。李紫玫再旁见了,轻笑着说:
“李姨母,芳姐儿当家的中了进士,留在京城在翰林院编撰库书。”
“哎哟哟,大喜啊大喜啊!”李嬷嬷也很激动。
如今,她也算这府里的人,这样大的喜事儿,她也觉得与有荣焉。
赵睿达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忙开口提醒着说:
“婶子,叔儿刚才说了,让您这边安排一下,等芳儿女婿回来,就要去祠堂叩拜。”
“对对对,这是正事儿,正事儿。”曹氏说着,忙让管家去张罗。
虽然不是什么状元、探花,留在京城做官,那就相当不错了。
等把芳儿再接过来,二哥一家也过来,那才是圆满,圆满啊!
曹氏高兴之余瞅着他们身后,纳闷的问着:
“咋还没回来?不是都中了、放榜了吗?”
李子台闻言点头,看着她解释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