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榆县的第二天,方明便和方婕返回向阳寨。
方明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大队部。
看到方明,任乃孝,冯双全还有韩发旺热情相问,方明也一一打了招呼。
“怎么不多待几天,好好陪陪父母?”任乃孝关切地问道。
“不行啊!马上就要夏收了,哪能待下去,等下次有了时间再去好好多陪他们几天。”方明抱歉一笑。
“父母身体还好吗?”冯双全问道。
“能活下来就是奇迹!”方明接着便把朔仁农场的现状描述了一下。
“我以为我们向阳寨周边几个村子就够穷的了,没想到这一路上看到的庄稼地,越往北走境况越差。地里的麦子稀稀拉拉,又细又蔫又黄,像狗尾巴草一样短小干瘪。”
方明接着道:“农场的自然条件就更差,庄稼也就更没希望。”
方明接着又把自己在农场吃的第一顿晚饭告诉了大家:“比我刚来咱们向阳寨过春节时吃的忆苦饭还要差很多。”
听的几个人眼圈泛红,跟着方明一块难受。
“看来比我们去年闹粮荒的时候还要惨!”韩发旺喃喃道。
“要不把你父母接到咱们这里来。这么大年龄再这么下去可受不了,一肚子野菜树叶能撑多久?”任乃孝不无担忧道。
这个想法方明并不是没有想过,但农场的人员多是有政治问题的学者,哪个农场领导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放他们出去。所以只能等待机会为父母亲平反,那样,把他们接过来居住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因此,对于任乃孝的关心,方明报以苦笑:“谢谢任叔,他们出来可不容易,等机会吧。”
几个人都极力劝解方明想开点,事情总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好了,不说这些沉重的话题了。”
方明一摆手:“这次虽然看到了贫困衰败的一面,但也有一个大大的收获。”
几个人心里都打起了问号。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贫瘠荒芜,人们生存都是问题,还能有什么收获?
看到大家不解的眼神,方明兴奋道:“这次去农场,遇到了一个晋西农学院的教授,他培育了一种适合华北地区饲养的晋西白猪,我想我们可以把这种白猪作为我们向阳寨的第三项副业发展起来。”
方明兴致勃勃地说完,看到其他三个人并没什么激动的情绪,反倒露出说不上来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