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兔子抬”,并不是指六兔子抬死去的五兔子(因为五兔已经被做成药引,根本没有尸体),而是六兔子“被抬”,因为——它死了。
从童谣所给出的信息来看,六兔和七八兔无冤无仇,因此,后两者并不具备杀人动机。
那杀死六兔的,就只能是杀手三兔。
因为三兔去杀五兔的时候,五兔恰好与六兔在一起并联手反抗,最终失败。五兔成了大兔的药引,那六兔的尸体怎么办?
这才有了“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
在厮杀结束,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十兔子出现了。
根据上述分析不能看出,大、二、三、四、七、八、九、十兔活了下来。
而这些幸存者,能够保住性命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大兔子——手握钱权的高阶层。
二兔子——心狠手辣的阴谋家。
三兔子——冰冷无情的杀人狂。
四兔子——见风转舵的追随者。
七兔子和八兔子——屈于淫威的帮凶。
九兔子——祸水一样的红颜。
十兔子——坐收渔利的老翁。
分析过程中,笔者还用了箭头、圆圈之类的符号来帮助梳理其中的逻辑。
得出的结论何止三个,随便挑一挑,三十个都能凑齐。
“嘶……这人是搞刑侦的吧?”
“不像白领,像警察。”
“当代柯南?”
“短短的一首童谣,里面竟然藏了这么多可怕的细节。”
“天呐!他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以前M国留学的时候,寄住在一个老太太家里,她平时为了吓唬捣蛋的熊孩子,就喜欢讲一些压箱底儿的黑暗童话。据说,上个世纪的童话其实都很血腥,只是大家不懂而已。懂了,就知道怕了。”
“我终于知道什么叫——细思恐极……”
“MotherGoose(鹅妈妈童谣),除了这首《兔子之死》外,《莉琪波登拿起斧头》、《谁杀死了知更鸟》感兴趣的话,了解一下?”
“啧,我一听这些名字就忍不住手脚发凉,还是算了。”
“……”
议论声不歇,而试卷的答案也还没展示完。
苗苗把A4纸翻到背面,以第二种角度的分析,一览无遗呈现众人眼前。
相比第一种角度,第二种角度在措辞方式上有炫技的嫌疑,因为通篇采用了问答的形式——
为什么大兔子病了,死的却是五兔子?
因为大兔子早就死了。
那二兔子又去给谁瞧病呢?
五兔子。
三兔子不是已经去买药了吗?为什么大兔子还是会死?
因为它买的是毒药。
如果三兔子买的是毒药,那四兔子熬的是什么?
大兔子。
那五兔子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