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它所发生的交互现象的观测量级却是140Mev,属于标准的电中性介子。
也就是玻色子概念。
这是理论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它确实出现了,所以赵政国等人只能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最后才确定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运动方式有问题,不是跃迁而是闪烁。
这就是属于通过【现象】去推导【原理】的情况。
但威腾等人现在进行的却是纯数学论证,所以得出的结果不是说数学上存在就行了的,而是要先和理论模型去进行比较。
后者在难度上还要更大一些。
随后陈姗姗又和张晗闲聊了一些其他内容,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缓缓流逝而去。
五分钟。。。。。
十五分钟。。。。。
半个小时。。。。。。
在刚开始的时候,威腾等人还会简单的交流几句。
但随着计算量的增大,第一排处的交流声也逐渐变得低微了起来。
唰唰唰——
无论是威腾也好,还是周绍平、特胡夫特也罢。
在经过初期相对顺利的推进后,他们的进度渐渐的开始放缓。
“周,你觉得这个近似值是否可行?”
“。。。。数值上没问题,我代入试试。。。。唔,没有结果。”
“跃迁态函数参考铍-8原子核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的数据怎么样?我记得16年Attila教授团队有过这方面的突破。。。。。。。”
“不行,精度不准确,和标准模型出入太大了,2。7σ啊。。。。。”
“那么用轻量级玻色子介入呢?”
“稍等我看看。。。。。很抱歉,依旧有明显的误差。”
“。。。。。。”
虽然科院把相关数据同样公布在了屏幕上,但感兴趣的也只有现场的众多参会专家,以及互联网上的物理爱好者。
对于更多的非物理从业者来说,这一幕就逐渐有些无聊了。
但就像此前王清尘和侯星远交流时提到的那样。
大众对于这场直播的好奇心很强,即便是枯燥无味的时间段,他们也舍不得离开直播间一一因为威腾他们说不定啥时候就出结果了。
这就和足球比赛一样。
可能整场比赛连同加时赛都是0比0,也可能在某一刹那就风云突变。
要是因为感觉无聊退出直播间而错过了关键一幕。。。。。世界杯期间因为上厕所而错过进球画面的同学应该可以理解这种心情。
因此在这种比较纠结的心理下,不少人选择了另一个做法:
去网络主播的直播间看直播。
这种情况在2023年很常见,比如不少球迷就喜欢去自己喜爱的主播间和大家一起看球赛。
这种做法一来不会错过关键画面,二来在无聊的白纸时间里又可以听主播侃大山,遇到那种对的上频率的主播,观看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尤其是现如今暴雪和猪场一拍两散,有大量的主播和玩家瞬间无家可归,于是抱团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