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坐吧。”
李谦笑笑,示意他们都坐下,自己也在上首位坐下。
四人也各自自我介绍了一下,徐征就不用说了,马路上随便找十个路人,起码有六七个认识他。
八年前的猪哥哥,可是红遍大江南北。
《夜店》的编剧杨青,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生,有过编剧、副导演经验,虽然只是拎包的副导演。
《人在囧途》的编剧圣唐工作室,来的是创作总监史辰云,以及另一位参与了剧本创作的编剧田宇升。
两人一个中戏导演系,一个中戏文学系出身。
“几位都是中戏高材生啊,你们的剧本我都仔细看过了,作为小成本喜剧,都有各自出彩的地方,在邮件里《人在囧途》需要800万投资,而《夜店》是300万吧?”李谦笑问道。
“呃。。对。”
“是的,李导。”
两部电影同时谈,李谦这让他们四个有些莫名其妙了,还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不过,都如实回答了,这个成本足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毕竟小成本电影,一个优势就是成本够低。
“那行,如果没问题的话,把合同签了吧。”
李谦直接把两份文件夹递了过去,也没有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了。
这两部电影,李谦还有记忆,其实他对国产喜剧片都印象挺深的,以前就喜欢这类型。
《人在囧途》讲的是大老板和挤奶工在春运的路上发生的啼笑皆非的一幕幕。
作为一部喜剧片,从飞机,火车到大巴,轮渡,搭货车,这两个组合一路上囧事不断,也绝对达到了搞笑的效果。
而且徐征和王保墙两个喜剧天赋非常强的演员凑在一起,那效果1+1>2,堪称黄金组合。
而且一路上,这人生百态,冷漠的资本家被单纯的挤奶工所影响,慢慢的改变,找回了自我,也更添一丝温情。
这在国内的喜剧片里,可是及其罕见的。
现在的喜剧片,尤其是小成本喜剧,那都是搞怪风格。
与其说是喜剧片,不如说是搞笑片。
《夜店》就是另一种风格的喜剧了,讲了深夜便利店里一场啼笑皆非的抢劫故事。
刻意把人物设置成脸谱型人物性格,削弱了叙事逻辑和复杂性,但是却能更突出人物之间的冲突。
精明实际的女营业员、窝囊懦弱的男店员、尖酸刻薄的老板娘、大傻轮胎的愚笨。。。每个人都有一个标签化的符号。
唯一稍微复杂一点的男主角,刚愎自用的潦倒民工,却又原则分明。
越简单,看着就越不费劲,越直接。
对于喜剧来说,人物标签化,是一种创作风格,主要靠人物性格、关系的直接碰撞制造笑料,这一点和《人在囧途》有很大差别。
这种风格搞笑效果最强,但是不同风格各有各自的优劣。
电影有记忆,卖点票房是肯定没问题的,李谦也就直接一点。
不过,这一直接,他们四个倒是有些蒙了。
就这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