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传送已经出现了,就证明粒子在特殊环境下,被特殊状态的空子挤压,发生了‘能量化’。”
爱德华-威腾把空间连接技术一些相关的空间理论融入到了M理论中,因为存在一个高维度的空间,作为空间连接技术的中转站。
按照他的理论来说,不管是能量还是粒子,想要完成空间传送,首先就是被传送到高纬度空间,然后被高维度空间排挤,就回到了链接的另一端。
这个看法合乎基础的空间数学,也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反驳。
其实最主要还是因为空间基础理论缺失,确定的空间数学十分有限,以此就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很多种合乎基础理论的解释。
其实就像是原来的宇宙理论,大爆炸理论只是其中的一种,弦理论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里面都是没有证明的,也都是合乎基础理论构架的,谁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理论是错误的。
邱成文并不信奉弦理论,他唯一信奉的就是能量守恒。
他的研究也多是从能量守恒出发,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地址传送必定会消耗很多的能量,要比能量传送多的多,那么能量的来源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最基础的层面上,物质和能量也许是同质的。”
这个说法符合粒子的边界理论。
赵奕认为空间对于物质的排斥源于对质量点的排斥,而质量点的定义,二的N次方点位,也不过是能量点的数据化表现。
邱成文认为物质和能量同质,以此来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粒子传送现象。
这就和水流冲击石头是一样的道理。
当一个石头掉进河水里的时候,并不会和河水一起流动,但河水非常湍急的时候,就有可能让石头滚动。
石头,就是物质。
而能和河水一起流动,甚至能溶于河水的东西,就可以比喻成能量。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能量和物质也许是同质的,只不过‘质量’层次是不一样的,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性态。
赵奕更倾向于爱德华-威腾的观点,并不是认同他高维度中转站的想法,而是说粒子在实验过程中被能量化。
这主要是因为邱成文的说法,是存在一些基础矛盾的。
比如,能量问题。
邱成文的说法肯定会牵扯到智能方程,而牵扯到质能方程就会牵扯到能量来源。
显然,实验中所提供的能量并不足以供给粒子完成传送。
当然了。
这一点并不能完全否定邱成文的说法,因为粒子的传送也不一定会消耗能量。
比如说,在地球上,当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同海拔的地方时,相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
势能没有变化、质量没有变化、整体能量也没有变化。
但是,显然把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地方,需要消耗能量。
现在的物质传送也是一样的,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一个物质存在于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宇宙的能量并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粒子传送也不一定会消耗能量。
总之,在缺少基础理论的情况下,每一种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无法直接进行否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邱成文的说法是非常危险的,是说他对于实验的解释,可能会让实验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
爱德华-威腾的说法,相对就安全太多了。
如果只是粒子被能量化,那么就不会出现不可控的意外,实验的影响会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
现在他们需要讨论的就是实验的危险程度问题。
他们正在做一个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