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逃宫弃嫡中部 > 292 一纸丹青寄情思上(第2页)

292 一纸丹青寄情思上(第2页)

尽管房间里比方才多了两个人,但气氛却仍旧维持着先前的宁静祥和。

过了约摸半个时辰,某位太子殿下率先有了动静,他似乎是想要起身换个姿势,结果才一动,陶沝这厢就立马出声阻止——

“啊——别动别动,你千万别动,就差一点点了……”

“我累了,想换个姿势……”

“不不,不要换,你现在这个姿势最好了,这样坐我比较有感觉……”

“可我都已经用这个姿势坐了快两个时辰了,你还不满意么?”

“嗷嗷,都说了不要动啊,你再坚持一下下嘛,我这个姿势也很累啊,我不是也坚持了这么久吗?乖哈,马上就好了……嗯,最多再半个时辰……”

“扑哧——”还没等陶沝把话说完,站在一旁的弘晋已忍不住笑出声来。

陶沝见状疑惑地转过头去斜了他一眼,语带好奇地问道:“你笑什么?”

弘晋却紧紧抿唇,笑而不语。

陶沝愣了愣,又转头看向太子,太子那厢似乎也同样愣了愣,之后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脸上莫名一红,旋即便立刻朝弘晋发话:“咳——你若是闲着无事的话,不妨就留在这里练字吧,正好把你之前背不出的《滕王阁序》抄满五十遍……”

一听这话,弘晋原本带笑的表情立马一垮:“阿玛,我错了……”

然而太子那厢却用鼻子哼了一声,权当没听见,直接转头朝站在角落的尚善招了招手,示意他端茶上前,弘晋无奈,只好将求援的目光看向一旁的陶沝。

陶沝看了弘晋一眼,意会地朝他眨眨眼睛,而后转头望向坐在床边的太子,试探出声:“弘晋阿哥前儿个才受了伤,抄五十遍也太多了吧?要不,就他把那篇文背出来也就是了……”

太子看了她一眼,又看看弘晋,“他受伤的是额头,好像并没有伤到手吧?”

“可是——”见他断然拒绝,陶沝忍不住出声为弘晋辩护,“不管怎么说,他到底是受伤了啊,而且还流了好多血……他可是你的亲生骨肉,你难道一点都不心疼吗?”

太子的目光这次在她脸上停留了好一会儿,随即又瞥了一眼站在边上正可怜兮兮地望着自己的弘晋,终是叹了一口气,语气也跟着放软:“好吧,如果你今日能把那篇《滕王阁序》背出来,倒是可以免去抄的那五十遍……”

但弘晋听到这话却并没有因此变得高兴起来,反而又再度目光复杂地看向陶沝,小小声反问:“……今日就要背出来啊?时间是不是少了点?”

听到这话,太子那厢立刻瞪了他一眼,口气异常严厉:“看来你还是想抄那五十遍?”

被他这样一吓,弘晋本能地往后一缩,陶沝见状也连忙拦在他身前,冲着太子小声抱怨:“你别这么凶嘛,弘晋阿哥到底年纪还小……”

太子眼神复杂地打量着她此刻的“护犊”之举,语气明显有些不爽:“……都已经十三岁了,哪里小了?”

“是是是,的确已经不小了……”陶沝自然瞧出了他的不满,忙顺着他的话往下道,“奴婢知道太子爷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正式出阁讲书了,而且不管是在讲说还是在背诵诗书方面都远远超于常人,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您一样睿质岐嶷、过目不忘的啊……就连孔圣人都说,教学之道一定要因材施教,每个人的资质不同,您不能完全照万岁爷教您的方法来教弘晋阿哥嘛……”

她一边说,一边往弘晋脸上瞥了一眼,又继续道——

“而且,就算弘晋阿哥在背书方面弱一些,但这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也落后于人啊,《师说》里有云,‘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且,奴婢觉得弘晋阿哥天资聪颖,必不是,肯定只是没有掌握到背书的要领而已,您这样凶他,只会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别人若是听到这话肯定也会误会的,知道的是你望子成龙,为了弘晋阿哥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虐待他呢……”

“哼——”被她这样一说,太子那厢再度从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却没出言反驳,只顺手接过尚善递上的茶盏送到嘴边缀饮。

见状,陶沝偷偷打量了他一会儿,见后者似乎并没有要动怒的迹象,当下才放心地回过头去看向躲在她身后的弘晋,软语安慰——

“弘晋阿哥,你也别害怕,太子爷这样做的目的到底还是为了你好,并不是刻意在罚你……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倘若你的学识将来不及他人,不仅是你自己会被旁人取笑,旁人也会因此认为太子爷没有教好你,毕竟,太子爷自己可是十分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和历代诗词的,还有万岁爷,亦是学问渊通、记忆精湛,对宋明理学研究颇深,弘晋阿哥既然身为他们的后代,自是应努力向父辈们学习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