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英帝实在是难掩心中的怒火。
灾情是上报了,手下的酒囊饭袋却连整个灾情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都说不上来。
这难道不是一种办事不力吗?
长孙明刚刚因为犯错下放就闹出来这种事情,折损的那可是皇室的威严。
但最滑稽的。。。不是长孙明被下放了就出事了,而是被下放的那个居然是为正英帝做事最得心应手的人。
如此一想,朝中诸多大臣还不如一个野心勃勃的长孙明。
这如何不让正英帝恼怒?
“父皇,先请息怒。”晋王却没有正英帝想得那么多。
她走到绯袍大臣和内官太监的身旁问道:“是何人上报的灾情,到底有没有确切的消息。”
大晟王朝的国库是很空虚的。
从模拟推演的数据就能看出来。
没有大灾大患的情况下,大晟王朝的国库正常开支最多只能维持五年的时间。
有大灾大患急需赈灾或者是动用兵力行军打仗,大晟王朝的国库恐怕连撑一年的时间都比较勉强。
所以,正英帝很多时候,自己能不用银子,那就不用银子。
但晋王很清楚,省钱是没有用的。
再怎么降低自身的开支,一个国家需要的钱,怎么可能是你一个小皇帝能节俭出来的呢?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给自己国库挣钱的能力。
只要挣得钱比花出去的钱多,那么许多问题不就全都迎刃而解了吗?
父皇就是单纯的皇帝没当明白。
再耿直点来说,父皇当皇帝只有一次经验,晋王当皇帝的经验已经很多次了,必要时刻该怎么弄钱,怎么敲诈有钱人的手法,她已经了如指掌了。
你堂堂一个天子,你没钱但是你有权啊!
你名声怕臭,你可以让不怕名声臭的人往前冲,随便找个太监,拿个名义替你捞钱有那么难吗?
太监抄别人的家,把别人定罪了,他无缘无故与人为敌,跟你天子有什么关系?
套路那么多!一个都不会用?
这还是晋王的歪点子,正经的挣钱方式也有很多种,只是有一定的时间周期,暂时不能适用。
就目前这个国库的情况,晋王感觉想带着父皇走上圣明天子之路,还是有很多麻烦的地方。
而晋王问话之际,绯袍的官员垂头半天,过了良久才回答道:“这。。。受灾的地方太多了,很难统计的过来,但臣等已经在竭尽全力,彻查旱情了。”
“不过,最先报灾的,臣听说是杭州的一位守备将军,名字叫陆成安。”
这个消息,让晋王稍稍有些意外,她不禁反问道:“杭州如此富庶,居然也会有旱情?”
“也不是杭州有旱情。”绯袍官员讪讪一笑道:“是此人恰好先察觉到了旱情的出现,提前报灾了。”
“那本王就想不明白了,一个杭州的官员,还是一个武臣,为什么会比你们这些官员更早地发觉到旱情。”
“你们文官又是在做什么呢?”晋王极不理解地问道。
绯袍官员被晋王追问,一时也不知道回答些什么好,“很多地方的百姓不上报,我们其实也很难知道发生了什么。”
无论出于何种情况,在事情发生了以后,责任的归属就已经分配完成,哪里出旱情,就让哪里的官员承接责任。
各地爆发旱情的官员都已经从自身的下属那里找到了替罪羊,因此,很多官员是想平息此事也罢,或是甩锅也成,都不太想掺和其中。。。在高涨的表演欲中被陛下打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