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晋王和宁王不断引导的情况下,岳父出现了高度的贪欲巨龙化,主打一个贪财,对于财富和金闪闪的东西多了一种偏执,这种偏执带动了世风,你上梁都不正,还指望下梁正?
这也就导致下面的官场,也开始通过进献财宝,贿赂上司的方式得到晋升的机会。
虽然不至于像【终晟之时】那么离谱,但跟嘉靖、万历这几朝一样,贪官污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正常官员的人数。
这些闽地的官员,你说他们没沾点走私的生意,没有伸手到茶商上,陆成安是不信的,而只要成王有心要管这些事情,必然会和当地的官员走上对立面。
因为成王的介入,是一定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可是这些人又不可能大庭广众之下弄死朝廷的亲王,哪怕是因罪流放的亲王,在这里出了点事情,他们这些官员还是没办法脱离干系的,朝廷一定会派人查到底。
那么第三方势力土司,就成为了借刀杀人之中的一把快刀。
弄死朝廷的亲王,推锅给土司,最后朝廷发怒,这接锅的人也是土司。
就算是成王没有死于土司之乱,也会因为当政失误,而被朝廷召走,放到其他地方就藩,碰上这种事情的成王本人。。。或许也会因此受到一些心理阴影而不敢大刀阔斧的做事。
这就是这帮官僚的险恶用意。
恰好,这次就藩闽地的成王做事心切,很早就动了‘改土归流’的心思,在地方官员有意的撩拨之下,得知《改土归流》策略的土司,对成王的杀意正在上涨。
土司的叛乱爆发,是有当地官员的推波助澜。
但是,他们肯定也没有想到情况能恶化成这种地步。
土司可以叛乱,可以在闽地的一些地盘上祸乱一方,但绝对不能占领闽地,这完全就是把事情给彻底闹大了。
如果只是局部上的土司叛乱,到时候还能通过招安的方式稳固局势,还能让朝廷拨下来一笔银子,甚至可以因为战乱的问题,闽地可以免去几年的赋税。
朝廷也不可能大费周折的去深究。
宁事息人的中庸之道是很流行的。
然而现在借刀杀人,借着借着,这把刀不受控制了。
一个行省的失控,朝廷怎么可能不重视?
这其中的蹊跷,一定会追查到底。
那可不就完蛋了?
搞不好这个土司一开始还真就是配合地方官府的官员来恐吓一下成王,一方面谋取自己的利益,让朝廷不敢动【改土归流】的想法,另一方面就是趁乱拿点经济上、物质上的好处。
但是万万没想到闽地的防备弱到这种地步,一打就全面沦陷,给了土司这一方的首领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试图从叛乱兵变转向成地方割据。
很多事情都是巧合和各种因素下促成的。
打着打着打出自信了,就会变成这种效果。
倒也不能说成王的思路有错误,而是她想真心实意地做事的话,经济、政治都是要抓的,经济方面被控制了,就得想办法打破僵局,没想到遇到了一群刀尖舔血的官员,一群如同亡命之徒的政客。
在这种关头,你要么选择一路混吃混喝装死到底的躺平态度,要么就得选择宁愿做错,也不能什么都不做的道路。
真要说,得怪罪在大晟王朝对于偏远地区的控制能力太差了,闽地距离天京府这样的中央地区,路途遥远,没法施行有效的管理。
哪怕是有各种因素的加成所致,可是闽地这块地方能乱成这样子,也是非常少见的。
审判结束。
虽然成王在这件事情上,仍然是个战犯,但想要做事的态度上显然是积极的,罪不至死,判的话,大三年、小四年的刑期是没跑了。
陆成安当即整合成王手上的部队。
成王手下的编制是官军两千人,这是从闽地阵线溃败的溃军,但陆成安是这次平叛的主帅,正英帝给了陆成安两千胜虎骑,一万大晟步兵以及浙江等地兵权的临时掌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