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换个靠谱点的妈,苏为英都不会在小小的年纪承受那么重量级的痛苦。
【天明元年六月,陆成安极为重视教育,为了让民间扬起学术之风,让天下百姓都能有读书识字,他在宫中置办了皇家学院。】
【皇子自小就要接受严苛的教育,同时允许京师内勋贵、文臣包括民间素有名声的神童入宫伴读。】
【天明元年七月,瑾贵妃在宫中作画,对着陆成安画出了一幅传世之作——《天子图》。】
【这是瑾贵妃为陆成安画下来的画像。】
【天明元年八月,南方富户豪强已经大部分入住了天京府,原本萧条的天京府经济,在人口涌入的情况下,街道上慢慢恢复了过往繁荣的模样,刺激了当地的经济。】
【天明元年九月,你的后宫之中又添了新丁,陆灵然降生了。】
【慢慢变多的皇室族人,你开始思考宗室的制度。】
明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立下的宗室禄饷制度。
按照朱元璋的划分,后世所有宗室子弟,共可以分为八等。
皇帝嫡长子为皇储,其他为亲王。
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他为郡王。
以此划分,郡王的嫡长子,庶子待遇也不同,一级一级微调,嫡子享受最高待遇,庶子不断往下削。
亲王每年的俸禄为万石,郡王岁两千石。。。。。。
人口是越来越多的,明末的时候,二十万的朱姓宗亲摆在那里,那就是天下之民拿出大量的钱财来供养这些朱姓的皇室宗亲。
这可以说是大明最诟病的制度。
陆成安有了几个孩子,就不得不考虑大景王朝的宗室制度。
我有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你有谁?!
明朝的宗室制度烂,那就借鉴其他王朝的宗室制度,研究出自己的一套适应国情的宗室制度。
而陆成安是不养闲人的。
朱元璋对外人太狠,对家人太好,你自己用严治的治国方针来面对天下人,要求文臣、百姓做到你的标准,却不拿这种标准去对待自己的宗室、后人。
明末出现那么多的投降派,甚至帮助清朝反攻大明的人,这里面,大明的皇帝得自己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了。
明朝中后期的那些个皇帝,有一个说一个,全都是挺该死的。
而陆成安计划的宗室制度,在三服以外的亲属就分赐田地,送往首都之外的地方自食其力,地位上等同于庶民。
但是仍然将这些人载入皇族的族谱之中。
你有能力,那你就证明给我看,要么靠科举杀回来,要么就立军功给我打回来。
至于细节方面的内容,陆成安还要再斟酌一下。
。。。。。
。。。。。
。。。。。